第(1/3)页 “斯特林,要成立合资公司,除了跟沪上汽车、一汽等主机厂接触之外,我觉得南山科技这家华夏惟一具备生产ECU的厂家,也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对象。” “如今它们刚刚掌握ECU的生产技术,各方面的积累肯定还比较薄弱。” “借着合资的机会,彻底的让它们放弃自己生产ECU,我觉得可能会有非常不一样的特殊意义。” 弗朗次这么一说,斯特林的眼神一下就不一样了。 这个做法背后蕴含的意义,他自然是已经get到了。 “如果南山科技真的同意合资的话,那肯定是比找沪上汽车等厂家合资更加有意义。” “本身宝马汽车集团就是华夏最大的汽车企业,一年的销量超过100万辆。” “将来肯定都会转为电喷发动机,这就是一块不小的市场。” “我们双方成立合资公司之后,将来可以占据华夏大部分的ECU市场。” 斯特林对弗朗次的这个提议,兴趣非常的高。 这对博世来说,也算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ECU这种零件,技术难度是比较高的。 世界范围内也就是那么几家零部件企业可以生产。 所以这样子的对手,绝对是越少越好。 特别是来自华夏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往往会成为行业搅局者。 把这个搅局者变为自己的朋友,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原本的历史上,比亚迪当初研发ESP的时候,博世一发现对方真的搞出来了这种零件,立马就给比亚迪大幅度的降价。 甚至直接降低到了成本价,为的就是让比亚迪放弃继续研发ESP。 要知道,那个时候比亚迪研发出来的ESP,技术比博世要落后不少。 最终的成本比博世降价之后提供的还要高不少。 这么一来,要让比亚迪坚持继续研发ESP就很困难了。 毕竟企业是要挣钱的。 比亚迪自己研发ESP,就是因为之前博世卖给它们的ESP的价格太贵了。 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今后大概率博世也都不会卖高价的ESP给比亚迪。 至于博世会不会继续高价卖ESP给其他的主机厂,那就不是比亚迪会去考虑的事情了。 “是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不过就是不知道对方的想法如何。” “这些年,南山科技有投资一些华夏的零部件企业,但是直接跟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成立合资公司,还是从来没有过。” 弗朗次不确定自己这一次的华夏之行是不是可以达到目的。 所以也不敢把话说的太满。 “没关系,总要谈一谈才知道具体的情况。” “不把情况搞清楚,我们也不好决策。” “你尽快安排下去,把这个事情给落实了。” 斯特林没有太过于纠结。 事情还没有做就开始担心这个,担心那个。 这可不是他的风格。 …… “江总,博世作为全球数一数二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主动的对我们伸出橄榄枝,要成立一家专门生产汽车电子产品的合资零部件企业。” “我觉得这个事情可以好好的考虑一下。” 方慧慧站在商业的角度,觉得跟博世合作是有利可图的事情。 借着博世在全球跟各个主机厂的合作关系,今后指不定这家合资公司的产品还能大规模的出口到国外市场呢。 再不济,也能很好的进入到各个合资公司那边。 不过,江辉肯定是有不一样的想法,“没有什么好合资的,博世汽车提出的合资合作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双方共同研发和生产ECU,南山科技那边不再自己独立研发和生产ECU。” “这显然是奔着打压我们的自主研发实力而去的。” “我们没有搞出电喷发动机之前,博世要是愿意跟南山科技合作,我是绝对欢迎的。” “毕竟在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领域,博世的实力都是全球领先的。” “但是现在我们的产品都已经开始量产了,他们假惺惺的要跟我们合作。” “那完全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 江辉对于这一次的合作,绝对是看的非常透彻。 那些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绝对是没有那么好心的。 人家早不合资,晚不合资。 等你刚刚掌握ECU技术的时候,就要跟你合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