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家纷纷点头应是,一听外头二十五文一斤粮食,甚至有钱都买不到,大家心里就更怕蝗虫灾会成真了。 若不然,那些开粮铺的怎么会藏着粮不卖呢? “这几日大家都好好歇着,没事别到处瞎溜达,一到六月,我们安排人轮流值守。”杨里正道。 去一趟县衙回来,杨里正像是一下子老了好几岁一般。 柯慕青回到家的时候杨家一家老小也正围在一起叽叽呱呱说个没完。 二十五文钱一斤粮食,着实把杨家老小都震傻了。 杨继业一开始拍大腿,觉得自家地卖早了,这要是现在卖,一亩地加上地上快要可以收的粮食不得多卖个十两银子吗? 但一想到自家卖了地以后,娘为了南下做准备买了那么多粮食备着,杨继业又觉得他娘真是有先见之明。 当初柯慕青一下子买了那么多粮食回来杨继业还觉得他娘疯了,像钱在手里硌得慌似的。 如今杨继业当真万分庆幸他娘一向不听他这个长子的话。 “娘,我们家有那么多粮食,够我们吃一路吧?”杨继业开始操心粮食会不够。 “应是够的,就算不够,到了南方,那一带是鱼米之乡,粮食不像我们这里这般紧俏,也用不着二十五文钱一斤。”柯慕青安抚着几个拧着眉毛操心的小家伙。 “阿奶,那以后我们不用省着吃吗?还是能和最近一样敞开了肚子吃得饱饱的吗?”杨双双摸了摸肚子感慨着,“不饿肚子的感觉真好,我觉得我最近好快乐。” “只要不浪费粮食,不吃撑着,你们就敞开了吃,吃到饱。”柯慕青摸了摸杨双双的小辫子,“特别是你们这些孩子,都还在长个呢,不吃饱以后就长不高,身体不好就会容易生病。” 几个孩子松了口气,又放心跑去读书写字了。 在强权的压制下,整个县百姓虽因为粮价的事情人心惶惶,但至少表面依旧风平浪静。 一连几日,村里乡亲串门的兴致都不高。 转眼到了五月的最后一天,杨家的牛车和马车已经装得满满当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