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啧。 骂朕呢! 董太师这手指桑骂槐玩的好啊! 刘协清楚,董卓心里对于自己制止他现在就去杀王允一事肯定还是有怨气的。 表面上董卓是在说王允包庇荀攸,实则是在说刘协包庇王允。 “杀了!都杀了!” 这才是董太师此刻的真实想法。 王允被瞬间暴怒的董卓吓了一跳。 幸好董卓平时就颇为易怒,王允只当是自己提及荀攸之事勾起了董卓的怒火,全然没有往自己身上去想。 “太师,荀攸毕竟是名满关东的名士,又出自颍川荀氏,乃是士族楷模。虽然之前一时受人蛊惑想要对太师不利,但他毕竟颇有声望,还望太师三思!” 王允能取得董卓的信任,还是有几分看人的本事的。 他清楚董卓虽然对人无比残暴,但却对一个群体格外宽容—— 那就是名士。 董卓权倾朝野的第一件事,并不是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是携带鈇锧到朝堂上书,请求为三十年前参与“第二次党锢之祸”的一众名士平反,如陈蕃、窦武,都在董卓请求平反的名单之内。 并且,董卓还请求朝廷恢复这些人的爵位,萌荫他们的子孙后代为官。 之后,待朝局稍稍稳定,董卓就开始亲近士人,征召名士入朝为官。 其中著名的,便有周毖、伍琼、荀攸等人。 将这些名士征召到身边还不够,董卓还选拔了不少关东名士在地方上担任要职。 比如韩馥、刘岱、孔伷、孔融,都是被董卓一手举荐的刺史州牧。 所以,王允其实早早就洞悉了董卓对于名士的舔狗心态。 在他看来,只要现在亮出荀攸名士的身份,那董卓说不定就会网开一面,放过荀攸。 “司徒啊。” 刘协表示,自己必须要出来说一句公道话了。 现在王允提荀攸的名士身份,那简直就是火上浇油。 要是真的惹急了董卓,董太师肯定不介意先砍一个荀攸泻泻火。 荀攸,那可是被曹操评价为“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的大才。 中兴大汉,太需要这种顶级人才了。 要是荀攸在这里被王允给坑死,那刘协还不得哭死? “司空,荀攸虽是名士,但毕竟刺杀朝廷大员在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