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二人麾下兵马,大都是羌人。 羌人虽身材矮小,但凶悍远胜寻常汉卒! 他们不少人手中的武器都还是骨刀、骨锤。 与汉人士卒相比,他们才不管郿坞上空飘荡的那面龙纛意味着什么。 他们只知道,若是拿下郿坞,必然可以得到里面的财宝,玩弄里面的女人! 正在郿坞墙头督战的高顺见到这群羌族士卒如此凶悍,便来到了刘协身边。 “陛下,还请移步坞堡内部,先避其锋芒,免得伤到陛下!” 刘协此刻也听到了那群羌人犹如狼嚎一般的叫声。 这非但没有让他畏惧,反而朝外面看去,以大汉天子的目光审视外面奔走的这群异族。 “朕,避他锋芒?” 刘协觉得好笑。 “自古以来,就没有避让异族的诸夏天子!” “昔日犬戎攻打镐京,便是周幽王那样的天子都没有选择逃走,而是死在了骊山下!” “子循莫不是以为,朕还不如他姬宫湦吗?” 刘协搬来一把胡凳,直接坐在城头。 “来人,给朕披甲、备刀!” “给城下知会一声,就说大汉天子首级在此,想取的……让他们自己滚到朕面前来!” —————— 注1: 又到了起表字的时候,和牛辅一样,高顺的表字在史书上同样没有记录,只能自己给取一个了。 首先,在东汉末年,刘熙写过一本《释名》的书,里面将“顺”这个字解释为“循也”。 考虑到刘熙与高顺生活的年代基本一致,所以对字的释义也估计差不多。 之后,我记得以前看《太平寰宇记》,里面貌似有一个叫桥顺的人。然后去查了一下,发现他的表字是重产。 综合“顺,循也”的释义,我猜测古人对这个“顺”的主要释义其实是在延绵子孙这一方面。毕竟古代对于家族兴旺一事十分看重。 所以,最后我选择了“子循”这样的表字,一方面更贴近释义,另一方面在平仄上要押韵一些。“高子循”比之“高循德”、“高循宗”什么的,貌似都要好听一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