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贾诩怀疑的看着董白手中的硝石:“渭阳君,这个东西能吃?” “陛下说是药材,(嚼嚼嚼)应该能吃吧?” 董白费劲的咽了下去,再次邀请贾诩:“要来一些吗?” “不用了,臣没病。” “我也没病!” “看出来了。” …… 董卓哭着不起身,还是刘协将其搀扶了起来,用自己的衣袖帮董卓拭去眼泪:“是朕方才言重了,都是朕的错。” “不,是臣的错。” “不,是朕的错。” “不,是臣的错!” 好吧,就是你太师的错。 刘协再次叮嘱:“既然如此,这两项政令朕就全权托付给太师了。” “与人传令时,不要提及朕的名字。太师是要成为周公的贤臣,合该以此令提升声望。” 不行! 董卓羞愧! 倘若如此,自己还能算人吗? 刘协强压住董卓,表情欣慰:“朕明白太师是担忧朕,害怕朕受委屈。” “但朕毕竟是太师的弟子。朕想出这样的政令,能说和太师没有半点关系吗?” “说不定,正是因为得益于太师的教导,朕才能收到上天的馈赠,完成这样的政令啊!” 董卓露出疑惑:“陛下所言当真?” “自然当真!” 刘协义正言辞。 “何谓太师?三公之首!为辅弼国君之官!有着教导天子的职责!” “就好似有蒙童学会写字,难道会有人说这蒙童天生聪慧,而没有其夫子的功劳吗?” “太师,你品,你细品,你好好品!这理,是不是就是这么个理!” …… 董卓也不大确定了。 “好像……正是如此?” 难道这政令,真的有孤的功劳? 董卓自己都有些不太自信了。 “不是好像!而是肯定!” 刘协最后给董卓喂下一刻定心丸—— “若是没有太师教诲,朕如何能想出这样的政令?” “若是没有太师英名,将士们又如何愿意接受这样的政令?” “这政令,本就是太师之功,太师何必要推辞呢?” 董卓的眼神,逐渐从迷糊走向清明。 陛下说的……有理啊! 陛下能想出来这样的政令,不正是自己这个太师的功绩吗? 这明明是上天肯定了自己的功德,看出自己在政务上的才能不足,方才特意令陛下起草,由自己推行的政令啊! 而均田、府兵之制,诚如陛下所言,是真的可以予周公“营成周”相提并论的政绩啊! 如果说董卓之前还对自己有所怀疑,不敢和周公的政绩相媲美。 但随着均田、府兵之制的颁布,几乎就是将董卓最大的短板给补了上去! 董卓一时间生成一个念头—— 孤,说不定真的能够成为第二个周公! 大汉的周公!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