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蔡大家,朕依稀记得,当时是将这诗词随意赏给了一女官手中,怎么如今反倒到了蔡大家手里?” 刘协明知故问。 “该不会是蔡大家特意去人家那里要来的吧?” “不会吧不会吧?” “蔡~大~家~” 蔡琰抿着嘴,已经完全不知道如何反击。 …… …… 有了! 蔡琰微微欠身:“家父对陛下这首诗词评价甚高……恰好家父马上便要过寿,便想着将陛下这诗词拿去,给父亲祝寿。” 反正,仅仅是喜欢你的诗,不是喜欢你的人。 而且不是我喜欢你的诗,是蔡邕喜欢你的诗。 蔡邕昔日在鸿台之宴上,可是当众夸奖天子此诗足以与《凤求凰》相比,所以蔡琰有此心意,反倒是尽了孝道。 刘协见蔡琰不惜将孝道亮出来当挡箭牌,便知道蔡琰这是在顾忌名节礼仪,所以也就收敛了调侃之心,不再逼迫蔡琰。 “虽然是蔡大家要去给蔡中郎祝寿的礼物,但朕还是要说一句……这诗词毕竟是朕赏给当日那女官的,朕记得那女官对这诗词颇为喜爱,蔡大家夺人所爱,那可是有损名声的事情。” “不如这样,蔡大家若是喜欢这首,那就留着。可也不能亏欠了那女官,免得她日后对蔡大家心生埋怨。朕不如再另写一首,由蔡大家交予那女官。” 蔡琰又是羞愧,又有一些暗喜。 羞愧是因为,她想起那日从伏寿手中拿走这卷诗词时,伏寿确实是依依不舍,显然是爱极了这卷诗词。 暗喜是因为,刘协竟然也在顾及她的名望,甚至愿意为她再写一首诗词出来。 这不正好证明了,天子心中还是有她的? 刘协提笔,直接略显赴宴的写好诗词的题目—— 《望瀑布》。 同时顺口问了一句蔡琰:“那女官叫什么名字?可不要有什么忌讳。” 万一人家叫赵紫烟,那刘协岂不是在耍流氓? “回陛下,那女官唤作伏寿。” 伏……寿? 刘协的笔尖顿住,不敢置信的又问了一遍:“谁?” “伏寿,陛下难道认识此人?” 说认识也不认识。 说不认识也认识。 未来的大汉皇后,史书上刘协的原配正室。 陪伴着刘协渡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只可惜最后还是因为密谋书信而被曹操下令处死。 当时伏寿被尚书令华歆率士卒从躲藏的墙壁中驱赶出来,披发赤脚徒步而行时路过刘协身边询问:“陛下还能救救我吗?” 刘协哭着对伏寿说:“朕自己都不知道朕自己能够活多久啊!” 之后,伏寿被杀害,为刘协诞下的两个皇子也被曹操毒杀,兄弟宗族一百余人亦受牵连被处死…… 叹了口气,刘协将《望瀑布》三个字给划掉。 对待此女,刘协觉得并不该这般敷衍。 重新研磨、蘸墨,刘协将身姿坐正,找来一卷新的竹简写下两个大字——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笔落,诗成。 前世史书,便全当只是庄生梦蝶好了。 刘协将竹简交予蔡琰:“劳烦蔡大家代朕交予伏寿。”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蔡琰乃才女。 虽然这首诗的韵脚依旧奇怪,典故也用的晦涩,可单看最后一句,蔡琰便能品尝到诗中的哀伤与愁绪。 诗,确实是好诗。 若是蔡邕在这里,恐怕依旧会评价这是一首不逊色于《凤求凰》的佳作。 但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