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北军五营-《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第(3/3)页
    刘协再次感到意外。
    没想到董卓对于行伍中的秩序这般重视。
    不过这恰恰说明了董卓的双标!
    之前提拔王允、蔡邕这样的文臣时,董卓可没有丝毫这样的觉悟!
    尤其是对蔡邕!
    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侍中,再到两千石的太师、左中郎将,甚至创造了“三日之内,遍历三台”这样的奇迹,让蔡邕瞬间成为如今位高权重的“蔡中郎”。
    结果到了军中,却有这么多的顾忌……让刘协一时间都不知道是称赞董卓治军有方呢,还是埋怨董卓枉顾朝廷法度。
    “此外,北军中候之下有五营校尉,臣听闻陛下曾在郿坞时称赞张辽、高顺、徐晃、庞德、张绣五人为‘五虎’,不然这五营,便交由他们统领好了。”
    南北二军,在大汉建立之初,便一直是拱卫帝都的中坚力量。
    到了后汉,裁撤南军,只留北军,置北军中候,监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五营。
    故此,其实北军的称呼已经并不常用。
    它现在真正的名字是——禁军!
    将禁军校尉让张辽、高顺等人担任,显然是董卓对于天子进一步的补偿。
    刘协听后,亦是觉得这样的布置其实也算妥当。
    “可既然如此,那最后一位柱国将军由谁担任?太师心中可有人选?”
    董卓却忽然摆手:“今日不与陛下商议柱国之事。”
    “臣现在想与陛下商议的,其实是一件私事。”
    私事?
    董旻之事已了,还有什么私事?
    就在刘协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董卓突然询问:“陛下以为渭阳君如何?”
    渭阳君?
    刘协会心一笑,立刻就要回答:“她……”
    ……
    等等?
    太师说谁?
    渭阳君?
    董白?
    刘协瞳孔猛然一缩,眸中的震惊和质疑几乎要溢了出来!
    “太师……这是何意?”
    还能是何意?
    刘协头皮发麻。
    怎么又来一个???
    不对,朕为什么又说了一个“又”?
    朕不是还有一年才及冠吗?
    现在就商讨这些,是不是有些太早了???
    ——————
    注1:
    “卓以王为贤,且为董太后所养,卓自以与太后同族,有废立意。”——《后汉书·董卓列传》
    董卓认为自己和养育刘协的董太后是同族,这句话是史书上记载的明明白白的。我前面也顺手提过一次,可是我发现大家一直都以为这段史料是我编造出来的,在前面那是各种骂啊……哭卿卿~~~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