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负荆请罪-《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第(1/3)页
    “可你为何敢去见天子?”
    荀攸又问身边的贾诩:“贾令君为何要带他去见天子?贾令君难道不知道以他的身份,根本就不适宜出现在天子面前吗?”
    以三人这一级别的谋士,对李儒的处境都看的极透。
    老老实实隐姓埋名的活下去,说不定还能得个善终。
    若是想要搞出什么事情来,那无论是天子,还是太师,亦或者如今支持朝廷的朝臣大将,都会第一时间取下李儒性命。
    现在贾诩将李儒带去面见天子,几乎就是将李儒直接送上一条死路!
    “置之死地而后生。”
    李儒随意举起自己的双臂扇动,让自己矮小瘦弱的身躯暴露在荀攸眼前。
    “我如今这样,与死人何异?”
    荀攸冷笑:“死人可不会去面见天子。”
    “也罢,我不过小小的一个侍郎。既然贾令君要带你入宫,我也不好阻拦。”
    反正李儒是贾诩带去的,无论怎样都和自己扯不上关系。
    大不了到时候自己盯紧点,防止李儒行不轨之事。
    ……
    刘协在听到贾诩将李儒带来,亦是有些吃惊。
    “李儒?他还没死?”
    不过既然是贾诩带来的,想必问题应该不大。
    “让他们都进来好了。”
    刘协将手中兵书放下,让宫人将其带入。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躬安!”
    三人齐齐行礼,而李儒动作姿态最为夸张,一张脊梁仿佛直接折了个对折,脸庞几乎都贴到了地面,宛若一条没有尊严的老狗,无比顺从。
    “朕躬安。”
    但刘协没有理会第一次见到的李儒,而是先问起荀攸有关荀彧家书之事。
    “既然是荀文若询问,那公达如实告知就是。”
    “尤其是均田、府兵之法,都写的详细一些,不要有疏漏。再就是关中如今的近况也都如实照写,不要粉饰太平。”
    荀攸问道:“陛下,如此这般,难道不会暴露朝廷虚实,让曹操等关东逆贼知道朝廷缺粮吗?”
    “公达未免太小看曹操了。”
    刘协摇头。
    “探得关中虚实,哪用得着这小小的一封书信?单单是从荆州运来的粮食数量,就足以让曹操推断内情。况且之前的洪涝那般厉害,还有后续的旱情……曹操又不是傻子,如何能不知道关中缺粮?”
    “故此,公达放心书写便是,不必在乎可能泄密一事。”
    “臣明白了。”
    有了刘协的首肯,荀攸无疑轻松了许多。
    “若再无它事,公达和文和可以先行离开了。”
    ?
    天子竟要单独与李儒讲话?
    荀攸有些担心天子的安危。
    但刘协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眼神,这让荀攸虽心怀忧心,却还是奉命自殿内走出。
    “李儒,你还敢出来行走?”
    “朕该说你是胆大包天呢?还是不知死活呢?”
    李儒还没说话,便被刘协打断:“你做出那样的事情,确实既是胆大包天,又是不知死活,是朕问错了。”
    “今日你来见朕,是要做什么?”
    李儒听到天子询问,缓缓将手搭在自己的腰带上。
    这一举动无疑是让刘协警铃大作!
    不过李儒并未从怀中取出什么东西,仅仅是抽出自己的腰带,将自己的衣衫尽数脱下,露出自己的身躯。
    在看到李儒的身体时,饶是刘协心中已有准备,还是被吓了一跳。
    李儒的身上,赫然缠着数条纤细的荆条!
    荆条上不少尖刺已经没入李儒的皮肉,扎出不少窟窿。
    还有在行走时尖刺在肌肤上摩擦划过的伤口,此时也不断的渗出鲜血,几乎让半个身子都沾上血污……
    负荆请罪!
    而且还是从很早开始,便将这荆条绑在身上,硬生生从自己家里走到尚书台,又从尚书台走到了天子面前。
    可承认着这般非人的疼痛,李儒却始终神色如常,没有让任何人看出端倪,这份心性毫无疑问既令人钦佩,又令人胆寒。
    “李儒,你是想要朕饶过你犯下的罪行吗?”
    刘协皱着眉头,不知道李儒做这般姿态到底想要求得什么。
    饶恕鸩杀天子的罪过?
    未免有些太过天真。
    而李儒显然也知道这一点——
    “臣不敢有那样的奢望。”
    “臣犯下的罪行,是什么样的惩戒也抵消不了的。”
    “此次前来,并未因为昔日弘农王一事,而是之前左将军董旻曾与我诉说有打压天子之意,臣却并未及时禀报陛下的过错,故此向陛下请罪。”
    当日,董旻可是痛哭流涕的什么都说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