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刘协目送背影远去,便将贾诩叫来:“文和,你再去一趟郿坞,多运出一些钱粮。” 贾诩面露难色。 “陛下,趁太师之危,只怕有些不太好吧?” 这话说的刘协不乐意了! “什么趁人之危!是渭阳君自愿捐赠,想要长安百姓给太师修筑生祠,以敬孝道而已!” 贾诩看刘协的眼神更诡异了…… “朕没有骗小孩!文和你那是什么眼神???” 刘协摸着脸颊:“太师还有此事都交给你了!尽快!” “喏。” …… 成石成石的粮食从郿坞运到关中。 关中如今正是灾情极为严峻,便是长安都不复之前的繁华。 朝廷的太仓虽然早已准备好,但那毕竟是生死存亡之时才能启用的救命粮,所以朝廷一直未曾开仓赈灾。 现在董白从郿坞运来的粮食,当真是让长安百姓久旱逢甘霖,滋润了人心。 在贾诩的安排下,一些朝官也将此次赈灾人董白的名声扩散出去。 董白虽然是董卓的孙女,但因为是女儿家,不常出现于世人面前,甚至大多数百姓都不知道董白如今就在长安的长乐宫中。 但随着董白豪横的手笔,她无疑震惊了长安城的百姓! 先是将郿坞中的粮食运来,粮食若是不够了,就前往长安市肆中用金银购买高价粮。 将无数粮食狠狠砸下,百姓终于对董白产生了好奇,开始主动打听董白的背景。 这不打听还好,一打听却顿时激起了千层浪! 董白,不仅仅是董卓的孙女,还是未来的大汉皇后! 皇后啊! 前朝有关长乐、未央二宫的多少故事,至今还在关中百姓中代代相传? 能够入主长乐宫的大汉皇后,在关中百姓的心目中,甚至不比天子的神圣性要弱上多少! 而一个具有神圣性的大汉皇后,又是这般爱惜百姓,愿意用自己的私产赈灾…… 再加上一些文人的宣传,这生祠诞生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当事人的预料。 仅仅事后第三天,也就是董白生辰当天,长安南郊就有一座生祠被百姓自发修筑起来。 贾诩专门赶到未央宫中向天子汇报此事。 “陛下,臣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陛下想先听哪个?” 刘协不知道贾诩何时会玩这一套。 “先说好消息,最近的坏消息实在太多了,朕需要喜事来冲冲喜。” 贾诩回复:“因为渭阳君不惜血本救助百姓,已有生祠被百姓修筑起来。” 刘协也诧异这生祠竟然这么快就能修筑起来。 不过一想到董白此次有可能将整座郿坞都给搬空了,却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那坏消息呢?” 刘协说完赶紧还套上一层保险—— “是多坏的消息?比之方才那个好消息是大是小?” 贾诩在脑海中努力比较了一番后还是不能确定:“说它小,它小如尘埃。说它大,却又大到宛若泰山。” 刘协撇嘴:“文和今天怎么回事?怎么说话弯弯绕绕的?算了,你直接说便是,究竟是什么坏事?” 贾诩小心往四周看看,仿佛生怕某位风头正盛的大汉皇后窜出来将他暴打一顿—— “陛下,生祠的名字写错了。上面的名字不是太师,而是渭阳君。” “准确的说,是大汉皇后董氏……”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