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些府兵当中不乏有聪慧的,但他们如何比得上孩儿我?” 相比较杨彪的担忧,杨修却是无比的淡然—— “便是考一万门科目!便是找来一万个士子与我共同考试,我依旧是第一名!” “除我之外,其余人等,尽是凡夫俗子而已!” 狂狷!自傲! 可唯有杨彪这个当老子的知道,自家儿子说的是真话。 但他还是忍不住骂了回去:“狂傲!你迟早会因这德性吃个大亏!” 杨修本想反驳,但却突然想起一人,连忙笑嘻嘻的改口:“与天子肯定是没办法比的,但其余人也就那样!” 杨彪瞪着眼睛:“你还和天子比上了?我打死你个不孝子!” 杨修连连告饶,想要逃离战场:“爹你先病着,孩儿去不了贾令君那里,但董太师那里却是要走一趟的。” 杨彪疑惑:“为何?” “父亲啊父亲,你是怎么混上三公的,怎么连……” 察觉到杨彪的大耳光就要扇到脸上,杨修赶紧解释:“父亲,你难道就没有察举到这两年太师的名声明显变好了吗?” “其实太师的名声本就不差,只是在洛阳变故后才一落千丈,引得世人唾弃。” “可现在随着这么多的事情发生,世人怕是早已对太师有了改观。” 杨修掰着指头给杨彪数数:“击溃匈奴、斩杀单于、收复河东、治理关中、颁布均田,改制府兵、平定羌患、巧取汉中,加上如今大义灭亲,想以自己为起点改革制度、修订汉律,开始一场给大汉洗精伐髓似的变革……” “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杨修问杨彪:“假如最后天子真的令汉室中兴,父亲以为董太师将会以怎样的评价留名于青史?” “难道父亲还以为,不应当去拜见太师一番吗?” 杨彪此刻逐渐神情逐渐严肃起来。 其实关中早有流言,说是董卓有意成为大汉的周公。 当时人人都以为此乃异想天开之论,实在是令人贻笑大方! 可现在呢? 杨彪这才骇然的发现,董卓的功绩竟然已经垒到这么恐怖的地步。 即便是私德有亏……也确实可以被称作一句当世周公了。 但杨彪还是不解。 明眼人都知道,真论起功劳来,其中九成的功劳都该是天子的,可为何却全算在了董卓头上? 杨修用一副“你彻底没救了”的神情看着自家老爹。 “爹,听孩儿的,你去把三公之位辞了,朝堂之事以后由孩儿来。” “滚过来!老子打死你这个不孝子!”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