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204章 贾诩:臣也有计!-《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第(2/3)页

    “皇叔可知,走阴平小道,有很大可能全军覆没?”

    刘协心中一开始的人选,其实也是刘备。

    但经由董卓、贾诩的反驳,便是刘协此刻心中也有些没底,不知道该不该让刘备去冒这个险。

    “陛下。”

    刘备面容朴实,眼神坚定。

    “陛下与太师之前也说了,若现在不能谋夺蜀地,那以后怕是会更加艰难。”

    “到时候就算能够耗费数倍的钱粮谋取蜀地,怕是也极难积攒力量,东出扫平天下,中兴汉室!”

    “关中百姓是大汉的百姓,难道关东的百姓就不是大汉的百姓吗?朝廷如何能够坐视关东百姓受人欺辱呢?”

    “便是蜀地的百姓,那也依旧是我大汉的百姓啊!朝廷怎么能够坐视蜀地百姓自相残杀而无动于衷呢?”

    刘备再次请命——

    “偷渡阴平虽然凶险,但确实还有几分胜算。可若是走金牛、米仓二道,只怕朝廷真就无法收复蜀地了!”

    “既然如此,陛下何不令臣领一偏师自阴平入蜀?不成,不过舍弃备一无用之人的身躯罢了!但若成,却可以为朝廷省下数年之功啊!”

    刘备的一席话,引得周围将领对其都刮目相看。

    便是董卓对刘备那番“关东百姓也是大汉百姓”有些不感冒,可依旧还是被刘备之后舍生取义的勇气所折服。

    “不愧和孤一般,都是起于微末的勇士!”

    董卓也听说了之前关羽、张飞、赵云与吕布一战之事,虽有些惊异,却也不至于动容。

    因为关、张之勇无外乎气力,但今日刘备之勇,却在于其心中啊!

    “好!”

    刘协在思虑一番后,还是决定按照原本的设想,以刘备为主将,进取蜀地!

    “皇叔有此意,朕心盛慰!”

    刘协既然之前就决定让刘备前去攻取蜀地,自然不可能什么准备都不做。

    “朝廷之前曾收拢一批羌人,为其赐予汉家姓名,组建一军。现在正由校尉庞德率领,驻扎在汉中。”

    提到庞德的时候,刘协下意识看了眼关羽。

    “羌人善于翻山越岭,之前就曾横跨子午道,夺取汉中,建立奇功。”

    “那阴平小道虽然难走,但若是以羌兵穿行,路途的凶险其实会减少大半。”

    以羌人为奇兵,偷渡阴平,其实就是解决了之前董卓担忧的道路难行。

    “此外……”

    刘协说出第二条计策。

    “如今蜀地,其实已成三分之势。”

    “沈弥、娄发、甘宁那伙巴郡将领占据益州东部,沟通荆州,占据水路。”

    “张卫自米仓道逃入蜀地,于居中的褒中一带聚拢信徒,算是占据了益州北部。”

    “而刘焉之子刘瑁,以及益州本地豪族,即司马赵韪、治中从事王商等人,则控制着西面的成都一带。”

    “既然选择从阴平道入蜀,所遇上的敌人自然就是刘瑁等人。”

    “刘焉虽有忤逆朝廷的举动,但他毕竟到死都是汉臣,都是宗室。其子刘瑁便是继承了刘焉的几分反骨,却也不至于完全就是个不尊朝廷之人。”

    “其弟刘璋至今还关押在朝廷诏狱,皇叔此次伐蜀,不如将刘璋一并带上,若是到了江油、涪城一带,可让刘璋前去劝降其兄,令其迷途知返。”

    刘瑁此人刘协实在不太熟悉,只能以其弟刘璋试试其成色,看看能不能以兄弟情义诱之。

    但这两条能给刘备的助力显然都有些太少,根本做不到邓艾昔日的天时地利人和。

    可饶是如此,刘备依旧欣喜:“多谢陛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