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陛下何意?” 徐荣不复之前的淡然,一手握住茶杯,仿佛随时准备暴起。 “若太师还在,吾必不会如此!” 刘协点头:“所以问题是出在朕身上。” “朕在来时便想,朕与太师差在什么地方。” “是行伍中最重要的公平吗?” “朕提议授予士卒田地,组建府兵,又废除察举,兴办科举,怎么都觉得朕不是赏罚不公之人。” 徐荣此刻开口:“陛下公正,乃是有目共睹的事情。” “既然不是公平,那就是能力的问题了。” 刘协排除掉一个错误选项,便锁定了另一个答案。 “徐将军以为,朕军略不足,所以不能够像太师一样百战百胜,率领诸君抵抗袁绍?” 听到天子这般,徐荣依旧摇头。 “末将虽一直奉命驻守函谷,却也听过天子的军略。” “便是太师都说过天子在军法上已经出师,末将又怎么会怀疑天子的实力呢?” “无论是金城之战、汉中之战,又或者是入蜀之战,都是神来之笔。即便将末将换上去,也绝不敢妄称能够取胜,能打的像天子一般漂亮。” “若是末将怀疑天子的军略,那天下想必就没有称得上“知兵”之人了。” 这下轮到刘协奇怪起来。 “既不是担心朕赏罚不公,又不是担心朕军略不足,为何徐荣将军还有李傕、郭汜二位将军却不愿与朕一起,共同御敌。” …… 徐荣起身拱手,朝天子行礼。 “天子诚心相待,末将亦不愿欺瞒天子。” “陛下虽为天子,可终究威望不足,根基不牢。” “自古以来人君若是威望不足,便会大动干戈,以杀戮镇世。” “孝武皇帝十六继位,不久便处死了外戚窦婴,逼死了自己的亲舅舅田蚡。” “孝宣皇帝从民间继承大统,之后便诛杀大司马霍禹,废除霍皇后,亲自掌权。” “孝和皇帝九岁登临帝位,十四岁时便已经迫不及待发动政变,捕杀亲族窦氏,继而亲政。” …… “如今陛下聪慧胜过和帝,隐忍胜过宣帝,军略胜过武帝……末将实在不认为陛下会不懂得三位先帝的帝王心术!” “眼下太师骤然离世,陛下若想要掌握军政大权,必然会杀鸡儆猴,以慑宵小!” “几位西凉柱国当中,吕布、牛辅与陛下一向交好,张济更是因为之前董旻与陛下的恩怨才白捡了一个柱国将军之位,也会对陛下马首是瞻……” “而李傕、郭汜二位将军毕竟西凉出身,天子为了安抚西凉士卒,也不会选择诛杀他二人……思来想去,只有我这个辽东人最适合成为陛下的刀下鬼。” 徐荣说到最后,已然是有了悲腔。 “便是野兽知道自己将死,也会忍不住殊死一搏,何况人呼?” “故此,还望陛下明知末将心意,再不要诓骗末将了!” …… 刘协微微张开嘴巴。 他想过很多理由。 但偏偏没有想到,徐荣竟然顾虑到了这种地步?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徐荣正是熟知两汉四百年来的历史,知道一个急于稳固自己权柄的天子会做出什么来,所以才始终都不相信刘协。 按照帝王心术,刘协杀死徐荣,确实就是最优解。 不但震慑了宵小,还不至于对西凉军心产生过大的破坏。 牺牲一个辽东人,稳固整个西凉基本盘,这怎么看都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所以徐荣才始终不愿相信天子,选择独自带兵驻扎。 …… “嘶——” 刘协此刻也犯了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