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贾诩:? 刘协:? “朕……说的可有错误?文和为何这般模样?” 贾诩无奈:“陛下,朝廷哪里来的钱财去大量犒赏士卒?” “安邑之战固然打的漂亮,也得到了袁绍丢下的不少辎重。但总归没有夺得府库、占得田地,陛下实在不能太过慷慨。” 安邑之战,总归是一场防御战。 即便战果喜人,俘虏了不少青壮,夺取了不少辎重;甚至直接维护了朝廷的稳定、天子的权威;将天下形势由关东诸侯“战略进攻”变成了“战略防御”,意义无比重大,但依然改变不了它是一场防御战场的本质。 而防御战争,就意味着没有多少油水。 刘协突然想起。 府兵制推行的契机,就是太师当年河东之战胜利后,朝廷给士卒发不出钱粮,就只能以土地“抵债”。 之后几场战役。 如金城战役夺取凉州。 子午谷奇袭进攻汉中。 偷渡阴平谋夺成都…… 这些战争,都属于朝廷光复故土的战役,属于进攻性的战役。 而进攻性质的战役一旦取胜,就意味着拿下府库,占领地盘。如此就有了更多的钱粮,更多的土地去以战养战。 反之。 防御战争,即便打的这样漂亮,也终究没有实质性的好处,不足以犒赏士卒。 …… 贾诩看到刘协面色变得难看,还以为自己说的不合刘协心意,于是便赶紧朝着天子提议:“凉州之马政,河东之盐政,还有益州的蜀锦、铜铁、茶叶,都是暴利,若是天子急于犒赏士卒,不如加以重税,以补朝廷亏空。” …… 虽然刘协知道贾诩没有恶意,却也立刻否决了贾诩这“苦一苦百姓”的行径。 历来朝廷都是这般。 一缺钱便想着加税。 算赋、田租上不敢动手,就先在这些商税上动手。 等商税上搞不出钱财后,便将目标放在其他苛捐杂税上。 而等到苛捐杂税都满足不了朝廷的花销之后,也终于只能饮鸩止渴,开始往算赋和田租上动手,坏了国家的根基。 如今大汉浴火重生,刘协却是想要改掉朝廷这个坏习惯。 “文和可知昔日昭帝始元六年发生了何事?” 贾诩思索一阵,却是想起那年确实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臣记得,那年孝昭皇帝举办了盐铁会议。” “正是。” 盐铁会议! 当时的朝廷从全国各地召集贤良文学六十余人到京城长安,与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政府官员共同讨论民生疾苦。 在盐铁会议上,贤良文学全面抨击了汉武帝时制定的政治、经济政策。 其在经济方面要求“罢盐铁、酒榷、均输”。反对“言利”,认为实行盐铁等官营政策是“与民争利”,违背了古代圣贤“贵德而贱利,重义而轻财”的信条。 搞笑的是,明明是一群儒生,却用了法家的重本抑末的学说,认为官营工商业“非治国之本务”,指责官府经营工商业是“与商贾争市利”…… 不过这帮贤良文学也不是纯打嘴炮。 他们手中,有着三个当时社会最为尖锐矛盾的问题,并以此为武器,朝着桑弘羊进攻。 这三个问题,即—— 第一! 朝廷对盐铁的国营制度造成绝对垄断,价格昂贵,质量低劣,强买强卖,存在大量弊端。 第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