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其二曰肥料,里面混加了不少东西,详细配方都已记录在册。” “其三曰脚踏纺车,是宫中的织娘还有董贵妃等人一并在桂宫研制出的新式纺机,可以省下不少人力。” “其四曰百炼钢法,以此法炼钢,比之灌钢法要来的更为快捷。” “其五曰马镫,可以助骑兵在战马身上更为稳定,以用弓弩。” …… 刘协堂而皇之的将五样东西摆在群臣面前,让群臣目瞪口呆。 这些东西,竟然就是天子这段日子里搞出来的? 而且,天子竟然选择了在正月初一的大朝会这天将这些东西公布出来! 这是何意? 天子究竟想要做什么? 即便是平日里自诩聪明的杨修,也看不出天子此刻的用意。 宣室殿上,杨修小声询问司马懿:“仲达,天子究竟何意?” 司马懿扫了眼杨修,示意杨修去看手中的册子。 除了那些实物,天子还分发给了群臣一本书册。 其中详细记录了曲辕犁、脚踏纺车等的具体构造,而且和以往抽象的图画相比,这一次却是规规矩矩的在这些器物的大小旁边标注了不少数字,形成一副规范的图纸。 除了图纸变得标准之外,这册子上还写了不少原理上的内容。 尤其是关于肥料的注解。 比如施下粪肥与土肥的区别,可能是有什么东西影响作物,这些东西都被刘协标注在这薄薄的册子上。 “德祖可明白天子用意了?” “去年的大朝会,朝廷可是直接废除了察举制度,改用科举,并且颁布了《建安律》,乃是筑造了国本的基础!” “今年天子颁布这些,显然也是想要告诉百官,让大汉官员的重心放在这些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器具上,好爱惜民力、体恤民生。” 杨修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不过杨修很快意识到一个问题—— “去年大朝会颁布的律令可是科举的重点!” “明年的科举,总不会也要考今年颁布的这些东西吧?” 杨修突然咋舌。 幸好自己上岸早,遇到的算术题目还算简单。 若是自己拖个两年,撞上了下一次科举,要校考现在的这些东西,怕不是要愁死个人? 到时候,别说杨修心心念念的状元,只怕是自己本来的探花都保不住了! 司马懿没想到杨修第一时间能联想到科举的事情上去…… 但仔细一琢磨,司马懿发现还真有可能! 大朝会,历来便是大汉朝廷的风向标。 尤其这几样东西都是天子亲自颁布,天子在设置题目的时候,必然会朝着这个方向命题。 不由的,司马懿此刻突然担心了诸葛亮。 “发生如此变故,也不知孔明你是否能够完成天子所愿,夺下下一届科举的状元呢?” …… “阿嚏!” 远在荆州,正被司马懿念叨的诸葛亮猛然打了一个喷嚏。 身侧的刘备见状立刻关心道:“孔明小心些,不要着凉。” “皇叔放心,不碍事。” 诸葛亮拉了拉自己的衣领,却是问起刘备另外一件事情—— “主公是否已经决定,要用天子临行时给出的计策呢?” 科技这一块其实我写的蛮糙的,主要这几样科技大家都太熟悉了,可偏偏又都是三国时期绕不开的必点科技,为了不水,就不专门再用几万字去写了,还请读者大大见谅~~~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