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至于擅长器械的黄氏女……嘿嘿!这你怕是遇不到了!” 庞统翻了个白眼,却也开始“拷问”诸葛亮。 “孔明,天子给你的手札到底写了些什么东西?我等都看不懂,只能是你给我们说说了!” 诸葛亮也不藏私,只是露出苦笑:“我也不过悟出了其中的一些皮毛,只是解出了些算术方面的内容。” “比如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庞统:? 徐庶:? 崔钧、石韬、孟建:??? 庞统头疼的摆摆手:“还是不要再说了!” “若是在考场上真遇到算术一类的题目,那我也只能是自认倒霉!” 对于和诸葛亮之间的差距,他们都有着深刻的体会。 反正他们料定,天子总不可能专门出一道只有诸葛亮能答上,然后其他人都干瞪眼的题目吧? “只要能够将其他题目答好,肯定也是能够高中的。” 几人又尝了几道长安的名吃,也不敢喝的太醉,便回到朝廷为他们准备的驿站当中休息。 不光是荆州士人。 其余地方同样也有许多士人参与科举。 比如司马懿的兄弟司马朗、司马孚。 太原人温恢、河东人裴潜、扶风人庞延、酒泉人庞淯、天水人阎温、犍为人杨洪、广汉人秦宓…… 这些平日里隐居在各处的青年俊杰都汇聚到了长安,打算参加这大汉朝的第二次科举。 以往的察举制,即便他们如何努力,升迁的通道都不是为他们准备的,他们的命运也始终都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过。 但科举不同。 白纸黑字。 所有人都是答同一张试卷,自己的前途命运,全部都在自己的笔下。 这笔下能够写出个龙飞凤舞,也能够写出个前程似锦。 掐在这些士子脖颈上四百年的大手轰然松开,他们又哪里有不拼命的道理? 所有人都是跃跃欲试,期待着高中,尤其期待着进入前百名后在灞桥边金榜题名,更期待进入前十后被朝廷官吏在长安赞唱姓名! 甚至有传言,上一届状元司马懿,乃是天子亲自前往住处征辟! 天子亲自征辟! 这是何等的荣耀! 即便是传闻中的姜太公怕也不过如此了吧? 一想到天子有可能亲自来到自己府中征辟,这些士人便激动到浑身发颤! 这次科举,他们拼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