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刘协一个人喃喃自语了许久,直到最后,脑袋都有些发涨,视线更是变得模糊不清。 “朕之前还与太师你说,草原上骑兵作战的法子不适合现在的作战方式,没想到袁绍反手就给朕上了一课。早知如此,朕应该再多有一些耐心,多询问一些关于鲜卑部落的战法……” “现在,即便是朕熟读兵法,却也不知道如何能够破局了。” 刘协现在,几乎是有些油尽灯枯的感觉。 每日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在脑海中将战事全盘梳理一遍,生怕有任何遗漏的地方,导致大汉在战场上的失利。 之后,便是澄清吏治、梳理钱粮,计算钱粮是否够用…… 也正是因为这样,刘协才会因为轲比能这个变数感到烦恼。 现在的刘协,是真的已经将脑力运转到了极处,全然没有半点多余的地方去应对多余的一点事情。 他现在急需哪里出现一份参考答案,能够直接照搬过来就使用。 但现在,显然无人能够直接给一份现成的答案让刘协照抄。 因为历代的兵书,历代的战役,都远远没有即将发生的河北之战这般庞大,这般复杂。 即便这场战争必须是由刘协来发动,但刘协现在依旧没底。 …… …… 在此处躺了不知多久,刘协才撑起身子朝外走去。 可就在即将出门的时候,刘协又仿佛突然听到了什么声音。 疑惑的回头看去,虽然空空如也,但刘协敢肯定,自己好像真的听到了什么声音—— “两军相当,两将相望,皆坚而固,莫敢先举,为之奈何?” 答曰:以轻卒尝之,贱而勇者将之,期於北,毋期於得。为之微陈以触其厕。是胃大得! …… 这是昔日在这宫室中,董卓校考刘协兵法时的题目。 刘协记得自己当时自以为给出了标准答案,却惹得董卓十分不满。 当时董卓是如何教诲来着? 对了…… 刘协记得当时董卓对自己照本宣科的解释十分生气,并且说道:兵书不可不读,但说到底,研习兵法不过是让自己更加知兵。若知兵,自不需要兵书。若不知兵,自然也不再需要兵书了…… 刘协倚在门口,错愕又欣喜的看向宫室里面。 是了。 当时的董卓,便已经教给刘协应当怎么去打仗了。 尽信书,不如无书。 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存在什么答案!什么庙算! 狭路相逢,唯勇者胜! 刘协朝着宫室内会心一笑,随即便走到了自己的宫室当中,缓缓抬头。 在墙上,挂着一柄没有入鞘的汉剑。 刘协将其取下握在手中后才发现,随着长时间的暴露在外,这看似锋利的汉剑上,其实还是多了不少锈迹。 将长剑握在手中,重新坐下,取了清水和磨石。 一下, 两下。 …… 直到天明,这柄汉剑上新锈的锈迹已经被全部磨尽。 刘协手腕一抖,手中重新焕发光芒的汉剑竟直接发出龙吟之声! 而这一次,刘协没有再将这汉剑挂在墙上,反而是将其收入腰间的剑鞘当中。 “朕知道如何打赢这一仗了。” “袁绍敢放手一搏,朕亦敢放手一搏!” “太师,等着朕的好消息。这一次,朕至少要争得天下半个太平!” —————— 卷四《东出》完。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