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心中本就就怨气,见李儒这般急切,周瑜也是忍不住讥讽道:“文优这般急不可耐,可是想家了?” 本来匆匆忙忙的李儒听闻此言,突然悠哉悠哉起来。 “我倒不急……算了,你既然这般不待见我,那我也没必要出言相救,待明日他们事成,我再来此处见你!” 说罢,李儒便直接拂袖而去,留下有些蒙圈的周瑜。 李儒为何要说“出言相救”? “他们事成”又是什么意思? 还有“他们”……又是谁? …… 周瑜突然脸色大变! 他赶紧冲出帐外,疾跑着追了过去,恭敬的朝李儒行礼:“还望文优解惑,为我指点迷津!” 李儒本来已经骑上了马匹正要离去。 此刻见到周瑜来寻自己,却也不下马,只是戏谑的看着周瑜。 周瑜见状,再次赔礼道歉,并且亲自为李儒前去牵马。 李儒这才不再戏弄周瑜,重新下马。 “公瑾豁达大度、襟怀洒落,也不知孙伯符怎么就这般好运,得到了你这样的人辅佐。” 听到李儒的称赞,周瑜赶忙表达自己受之有愧。 此时周围已经有士卒不断围来。 平日里,周瑜基本只会给孙策牵马,如今突然给李儒牵马,实在是有些不同寻常。 周瑜只好再次做出邀请的手势:“此地人多眼杂,还请文优到帐内再谈。” “好。” 李儒赞叹的看着周瑜,同时也有些惋惜这样的人竟然是出现在了江东这样的地方。 入了帐中,周瑜并未召集询问,而是奉上茶水,请李儒到了上座,仔细侍奉。 李儒端起茶杯轻抿一口,便立刻闭上双目。 “公瑾除了音律竟然也精通茶道,这茶可比我自己泡的要好多了。” “梧鼠技穷,不值得文优如此谬赞。” 言语间,周瑜再次为自己方才的轻慢道歉,请求李儒原谅。 李儒却满不在意的摆摆手。 “我这人,到哪里都讨人嫌,不差公瑾的几个白眼。” “听闻你们临时改了主意,不打算继续进攻荆州……思来想去,估计也是因为我当初将孙策的家眷都送往了长安,让孙策投鼠忌器,这才错失了大好良机。所以公瑾心中有些怨气其实也算正常。” …… 周瑜有些不太理解面前的李儒,却还是躬身:“不敢,不敢。” 李儒笑道:“哪有什么不敢的?若非你们决定不打荆州,那我也不会来此了。” 周瑜知道要谈及正事,立即正襟危坐:“敢问文优究竟是有何事禀报?” 李儒先是左右看了看,随后询问:“孙策呢?” “到了附近山中打猎。” “带了几人?” “就三五亲信。” “……” 饶是以李儒的心性,此刻也不自觉抖了一下眼皮。 而周瑜听李儒问起孙策踪迹,更是心神一震! “文优,可是有什么对伯符不利的消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