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喏!” 杨修记下后,也是嘿嘿一笑:“陛下其实大可不必担心!乌桓与东鲜卑都是夷狄出身,说不定又和之前南匈奴单于呼厨泉一样,背信弃义,眼见袁绍将亡,不愿意来河北助他呢!” 杨修的安慰非但没有让刘协感到释怀,反而愈发紧皱眉头:“若都和呼厨泉一样,那才都成了大麻烦。” “南匈奴前任单于呼厨泉,是已经分清楚了我们汉人与他们匈奴人的区别,所以才不愿牺牲他们匈奴儿郎的性命,来为汉人的内斗流血,知道了保存实力。” “若是东鲜卑和乌桓也有这样的念头,那必然是他们已经有了种族之分,彻底将我们汉人视作了另类……到了那个时候,其实就是我们与他们不死不休的时候。” 见天子说的异常严肃,杨修也不敢再劝。 “德祖,其实朕最担心的还不是眼前的战事。” “袁绍易除,士族不易除。” “不是谁都能像你弘农杨氏一般识大体,轻松就能抛弃钱粮琐物,跟着朕重头来过。也不是谁家的子弟都和你杨修一般另类,甘愿放着之前世家的康庄大道不走,硬是要来参与科举。” “这些,都是朕现在所担忧的事物啊!” 杨修听到天子难得的夸赞了自己一句,也是傻呵呵的笑了几声:“若是陛下想做的,难不成还有做不成的道理?” “而且陛下春秋鼎盛,哪怕少活一些,活个一百岁,那也还有八十年的寿数,难道陛下还不能压制他们吗?” 刘协:…… 现在的杨修,是越来越能贫嘴了。 但杨修的话却说的没错。 有着董卓打的底子,让刘协现在的年龄还是一个年轻到令敌人绝望的岁数。 总能是将这些敌人慢慢拔除,将大汉中兴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 “德祖说的也是。” 刘协将方才书写的信件交予杨修:“德祖记得再帮朕给长安尚书台说一句话,让他们尽快开始准备建安五年的科举考试。” “无论是中原和河北,将来必然需要大量的官吏重新在此处构建属于朝廷的框架。以往两届选拔出来的士子必然已经有些不够用,一定要快些补充些新人。” “喏!” …… 陈留。 张邈此刻正拉着陈宫饮酒。 一杯又一杯的下肚,张邈很快便面色红润,眼神迷离。 “公台!愚兄委屈!” 声如炸雷,好似晴天霹雳! 陈宫赶紧上前捂住张邈的嘴巴:“孟卓!你糊涂了?你委屈什么?” 张邈醉醺醺道:“公台,我名声如何?” “孟卓被世人尊为“八厨”,自然是有着慷慨仁义之名!” “公台,我功绩又如何?” “孟卓治理地方,政绩斐然,被世人尊崇!” 张邈摇摇晃晃的站起身来:“既然如此,我为何会遭那关羽羞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