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必如此!大不了不去管他!” 张邈摆手。 “依靠陈宫,不过是想着他如今在朝廷颜面最大,看他能否探得一些朝廷的机密过来,好当了我们的投名状。” “反正山阳人李典、汝南的李通,还有颍川的陈群都已答应,与我一同起事,也不差他一个陈宫!” 张邈交友广泛,在士族中名声极佳,已然是暗搓搓联络了各处的曹操故吏,打算重迎曹操! “就是这些人都被关羽和那诸葛亮严加防范,没人能够打入朝廷内部,着实可惜!” 关羽、诸葛亮的名声,还有其麾下的一万士卒还是相当吓人的。 现在贸然起事,总归是心中没底。 就在此时,有幕僚想起一件事—— “虽说朝廷一直十分排斥我们曹公故人,但有一人却并非如此啊!” “谁?” “刘晔!” 自刘晔发明的霹雳车在河北之战中大发神威后,刘晔便一跃成为了朝廷的座上宾。 据说便是那诸葛亮都常常向刘晔去探讨机关技法的学问,常常赞叹刘晔。 若是刘晔也答应下来共同谋事,那岂不是妙哉? 张邈起疑:“那刘晔毕竟也是汉室后裔,而且还是光武皇帝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与当今天子血脉颇为亲近,他如何会与我们共同起事呢?” “张太守,这你就不懂了!” 有幕僚机智道:“听闻前不久,天子刚刚在怀县斩杀了袁绍册立的天子刘和!” “天子这般对待血肉骨亲,哪里谈的上什么仁慈?” “论血脉亲疏,刘和难道不比刘晔更加亲近天子吗?可天子对刘和是照杀不误,更何况是刘晔呢?” “只要以此为据,刘晔必然心生惶恐,如何不会与我们共谋大事呢?” 张邈一听,顿觉对方说的有理:“妙!妙!” …… 而就在陈留张邈与众幕僚谈论此事时,位于许县的诸葛亮和刘晔同样也在谈论天子前不久诛杀刘和之事。 “子扬(刘晔表字),你且放心。” “陛下并非是不亲宗室。只是刘和此人犯下的错误不仅仅是被袁绍胁迫称帝……他若只是远支出身,被袁绍莫名推出来,天子自然可以放他一马。” “但袁绍立其为帝时,偏偏就拿昔日世祖光武皇帝做下的事情来说。” “加上东海王一支,确实是后汉立国时候的储君……若是天子不杀刘和,日后再有东海王后人出来称帝,或者是有人将东海王的后裔推出来称帝,你说天子是杀也不杀?” “况且刘和在其父刘虞尚且存世时,便做出这等有悖人伦的大逆之事……若是不杀他,我大汉如何还能被称作以忠孝治天下?” “最近有消息,天子令尚书台马上准备科举,以子扬的才智,必然能够一举夺魁!到时候前途光明,自会乘风破浪啊!” 刘晔先是谢了诸葛亮的勉励。 “孔明兄,天子待宗室一向仁善,我又岂能不知?” “不说如今的柱国将军刘备、司空刘表……单单是昔日在对待刘益州一事上,便已经令人赞叹天子心胸宽阔了!” 刘益州,便是前任益州牧刘焉。 刘焉当年准备僭越,几乎是天下皆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