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璀璨绚烂的光雾浮现在他们眼前,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回话! 大汉的天子,竟然愿意迎娶他们族中的女子!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将来,甚至会诞下拥有匈奴、鲜卑,乃至乌桓血统的皇嗣! 虽然这些带有异族血统的皇嗣不大可能继承皇位。 但是…… 万一呢!! 万一呢!!! 万一真的有带有匈奴或者鲜卑血脉的刘姓子孙坐上那个大汉天子之位呢? 三人此刻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为好,只是全力叩谢着天子,已经完全丧失了语言能力! “你们答应就好。” 刘协说到此处,终于是“图穷匕见”,将手中一份名为《北庭都护府》的文书摊开在桌面上。 “一旦确立旗人制度这样的基础制度,其他的便已经好说。” “朕已决定,在塞外建立“北庭都护府”。” “塞外过于遥远,一旦有事发生,朕不大可能直接反应。” “故此,朕便在此地设置都护府,负责处理争端。” 三名单于凑过头去,却看到那广袤的草原上,全部被标注为五个大字—— “北庭都护府!” 从今天之后,长城以北,直到狼居胥山,直到瀚海,直到天尽头,都要归属于北庭都护府管辖!都是要成为大汉自古以来的国土! 至于瀚海北面那些散居的丁零人…… 谁管他们啊! 要知道,连匈奴、鲜卑、乌桓都不将那些丁零人当做人看的! 所以他们的意见完全不重要!他们只要知道自己现在已经身处大汉的光辉下即可! “朕已决定,将草原分为三部。” “中部分属匈奴,西部分属鲜卑,东部分属乌桓。” 刘协言语中没有丝毫可以商量的余地。 “而北庭都护府,便设立在狼居胥山下,也就是昔日的匈奴单于庭。” “朕会在此地筑城,名曰龙城。将来若是你们再有争端,便可前往此处解决。” 至此,天子对于草原的统治方案已经全盘托出。 建立北庭都护府,设立北庭都督,筑建龙城,负责主持协调三族政务。 设立护匈奴将军、护乌桓将军、护鲜卑将军,在军事上对三族起到监视、镇压的作用。 各族施行“旗人制度”,建立三族单于的基本盘,保证单于还有如今三族贵族们的统治地位。 施行互市,开通口岸,互通有无,让三族在经济上依赖汉室。 至于之后的,比如制订草原律法、教导旗人读书、允许进贡妃子,则都是将来需要潜移默化完成的事情。 “三位不用急着答应朕,此事毕竟事关重大,还是要考虑清楚。” “朕已经命人从长安运来一批铁锅,摆下了宴席,用以犒赏将士。你们大可那时再来回复朕。” 其实…… 哪里用的着等到晚上? 三名单于恨不得现在就立刻答应下来,并且求天子立下契约,当成国策! 三人最怕的,就是天朝上国那要命的“供奉制度”。 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就要求每个部落上交多少牲畜,上交多少黄金…… 但天子压根是提都没有提这件事! 这也意味着,天子放弃了索供,而是将双方的物质交换改成了贸易! 这样的条件,他们哪里还有拒绝的道理? 但天子既然说了让他们晚上回复,他们也不能是忤逆了天子,只能先暂时退了出去,开始私下讨论。 “陛下。” 等到三名单于一走,杨修终于按奈不住心中的疑问:“天子对待他们……是不是有些太过仁慈了?” 历朝历代中,从来没有大汉天子对于夷狄有这样的宽待。 不但开通互市,甚至要主动帮助草原建立“旗人制度”,帮着三族贵族统治麾下部落。 若非知道天子之前对轲比能入侵有多么愤恨,杨修都以为天子是宋襄公那样被仁义道德忽悠坏了的傻子。 “不然呢?” 刘协反问。 “德祖要朕拎着刀,从漠南杀到漠北,从狼居胥山杀到祁连山吗?” “就算朕真的杀过去了,你以为草原就能恢复平静吗?” “蓟县一战,可以换回大汉边境二十年太平。” “那朕的这一法子,就要保证匈奴、乌桓、鲜卑三部,百年内不会侵袭汉室!” “用血腥和混乱镇压,远远没有用和平和制度镇压来的更加方便。” “朕杀了他们,他们的子孙后代便会不断侵扰大汉的边境。” “但朕若是帮助他们维护了和平,建立了制度,一旦三族中有人敢再挑起事端,那么都不用朕出手,那些被割裂出来的“旗人”就会自己代朕动手。” “同样,因为“旗人制度”将三族中的贵族与平民区分开来,若是三族中有旗人造反,被旗人欺负久了的平民也不会跟随他们造反。” “暴力也好,和平也罢……这些都不过是手段。” “朕真正要做的,还是将草原变成大汉的血袋,而不是让草原持续去耗干大汉的血液。” 杨修眨眨眼睛。 以他的智商,也是绕了好久才绕了出来,明白了“旗人制度”对一个民族的可怕之处! “嘶……” 杨修都不晓得,天子是怎么想出来的这么一套制度,竟然能这样天衣无缝的套在草原部落上面。 而且杨修很快还想到了别的地步! 以往汉人王朝,是最怕草原部落人数增多的。 因为人尽皆兵的特性,使得草原部落人数一旦增多,便会南下进攻。 凡现在不然。 虽然天子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及“长城”二字,但天子却用“旗人制度”铸造了一道更为坚固的长城! 随着将来草原人口的增多,但“旗人”却始终都只有那么些。 如此,“旗人”的地位其实会更加尊贵,他们也会更不留余力的去镇压自己的同胞同族。 毕竟,“地位”这种东西,一定要有足够的人数规模才能够显现。 倘若偌大的草原上就只有十个人,那谁难道还能比谁尊贵到哪里去? 更别提将来朝廷主动会给予三族“旗人”优待,将他们与普通三族百姓的差距拉的更开!割裂的更为严重! “以夷制夷……嘶!” 杨修不自觉感叹,但他还是有最后一个疑问—— “天子说不想要朝廷放血给草原,而是让草原去贴补朝廷……臣想了好几个法子也没有想到如何才能这么做,还望天子解惑!” 刘协却神秘一笑,卖起了关子。 “朕已经召孔明,还有今年中原科举的状元刘晔赶往了河北,替朕提前布置一些事情。” “等此间事了,重新回到河北,德祖便知道朕要怎么做了。” 杨修见天子如此,当即嘿嘿一笑:“天子莫不是要给臣一个惊喜?” “正是。” “那臣也给陛下一个惊喜!” “什么惊喜?” “都说了是惊喜,如何能让陛下现在知道?” 杨修明显是打击报复,也朝着天子卖了个关子。 刘协哑然失笑:“既如此,朕就等着德祖给朕的这个惊喜!” “出去把门带上,朕再补一觉,晚上起来赴宴!” “喏!” 杨修出了天子营帐,便鬼鬼祟祟的来到了匈奴单于刘豹的行帐。 “见过杨大人!” 杨修眉头一蹙:“这是什么称呼?” “如今草原上面对尊敬的客人,都是以“大人”称呼。” “杨大人您是天子近侍,自然当得起“大人”这一称呼!” “嘶——” 杨修再次倒吸一口冷气。 和在天子那边被天子震惊不同,杨修单纯就是被恶心到了。 “别“大人”、“大人”的叫,我们汉人不行那一套,大家都是父母生养的,哪里能够称呼除父母外的人为“大人”?” 杨修捏着鼻子:“其实我今天前来,就是想要和你商议此事。” “敢问大……敢问杨侍郎,是什么事情?” 杨修面露古怪:“自然是对你们对天子称谓一事!” “方才你对着天子一口一个“父亲”的叫,你觉得这样妥当吗?” 刘豹疑惑道:“哪里不妥?” “……” 杨修只得耐心解释:“天子的儿子是什么?” “是我啊!” “……” 杨修头疼的换了个问法:“天子的儿子,是不是太子?” “正是。” “太子,是不是将来的储君?” “正是。” “储君,是不是要继承将来的大汉社稷?” “正是!” “那你喊天子为“父亲”,难道是要和我大汉储君争夺江山吗?” 刘豹额头瞬间沁出汗珠,身子都已经瘫软在地上:“我绝无此意啊!!” “放心,我知道,不然天子也不会不以为然。” 杨修谆谆诱导:“但这“父亲”的称谓,却是不能再叫了。” “若是被有心人听到,还以为单于你有什么别的心思。” 刘豹再次惶恐的摇头:“我绝对没有别的心思!绝对没有!” 不过刘豹也疑惑:“那我称呼天子什么?若是只称作陛下,那未免有些太过生分了吧?” 杨修坏笑:“所以,得给天子上个尊号!” “什么尊号?” “比单于尊贵,同时也比“陛下”亲近的尊号!” …… 刘豹想了许久,却陷入为难。 “单于”这个称呼的意思便是广大之貌! 所以,“单于”二字已经足够尊贵,哪里还能在草原上找到比这两字还要尊贵的尊号? 就在刘豹苦思冥想的时候,两道身影破门而入,一进来就是对着刘豹怒目而视:“给天子上尊号这种事情,你竟然敢不叫我们?” 正是鲜卑单于步度根和乌桓单于楼班! 刘豹不甘示弱:“我与天子亲近,还是诸夏之后!给天子上尊号这种事自然由我一人来想!与你们有什么关系?” 匈奴单于这一支,不单单母系是大汉的公主,其身份来源也早已被太史公司马迁写在《史记》中,确认为夏朝后裔。 后来匈奴归附,自然也就认下了这一身份,承认了自己正是夏朝后裔! 所以在刘豹的潜意识中,自然而然的就比东胡出身的鲜卑和乌桓要高上那么一等! “哎呦我去!” 步度根和楼班握紧拳头,竟然开始了争辩—— “谁说单你们匈奴是诸夏之后?难道我们的先祖东胡就不是诸夏之后吗?” “你们还要不要脸?” “我就问你!凭什么说!我东胡先祖不是诸夏之后!” “就不是!” “放屁!有证据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