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都督与主公虽然烈火烹油,但底蕴终究不如朝廷深厚。” “都督如何敢保证,一旦带兵离去,江东不会动乱呢?” 李儒言语字字恳切。 若不是知道李儒的真实身份,周瑜怕是会真的以为李儒诚心在为江东考虑。 就在周瑜想要回答的时候,孙策却蓦然发声:“吾弟孙权会留在江东主事,所以江东便不劳文优忧心了。” 李儒明白过来,高赞孙权聪慧,孙策英明,随即便按照周瑜的意思,往长安发去信件。 但李儒的信件却有一明一暗两封。 明的那封,就是按照周瑜的说辞,交代江东有意和朝廷进攻荆州。 而暗的那封,则是李儒自己的推测—— “若仅仅是进攻曹操,孙策周瑜断不会一起出兵。” “但如今孙策却说会让自己的弟弟孙权主事,这说明孙策、周瑜必然会同时不在江东。” “所以,孙策有很大概率会从荆州、徐州两个方向出兵,谋夺两地。” 李儒这两封信件一并送往长安,刘协第一时间便将贾诩、荀彧、杨修、司马懿、诸葛亮等人唤来。 最先做出反应的正是杨修。 他还是第一次知道李儒竟然是朝廷的探子,而且还是一个光明正大的探子。 随着当年淳于琼在雒阳交代出何氏篡改孝灵皇帝遗旨后,李儒的风评其实已经挽回了很多。 毕竟,杀掉一个废帝,和杀掉一个谋逆之徒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所以杨修之前还和天子提议过,要不要将李儒从江东召回长安。 只是天子每每闻之,却是笑而不语。 今日才知道,李儒竟然早就是天子这边的人? “那昔日在袁绍那边?” “是。” “那昔日在袁术那边?” “是。” “那如今在孙策这边?” “是。” 杨修小声询问天子:“李儒这样,他就不怕死吗?” 当内奸就算了,如今竟然是让孙策和周瑜早早就知道了他的身份? 作死从来也不是这么个作死法啊! 而刘协却看向了荀攸,荀攸此刻也是教育杨修这个毛糙的年轻人—— “以往汉室不强大,袁绍和袁术称李儒为“细作”倒没什么。” “但如今大汉光复十州,这个时候孙策应该称李儒为什么?” 杨修挠挠头,有些不大确定的问道:“李儒现在……大概率相当于孙策的爹?” 虽然比喻粗鄙了些,但情况确实差不太多。 李儒亮明身份前往江东,反倒是成了江东的一尊大神。 只要孙策不是下定决心和朝廷翻脸,那李儒就是能对江东予取予求。 甚至如今,就连周瑜都要通过李儒来和天子传话! “啧啧,细作做到这个份上,怕是和当年的苏秦、张仪没有什么区别了!” 杨修对李儒的胆色感到钦佩,但对于他信中的言语却有些不信。 “孙策疯了才会同时对荆州和徐州动手?” “江东一向地狭民贫,他如何敢在这个时候招惹汉室?” 杨修本以为自己的话语会得到认同,但无论是天子,还是贾诩、荀彧、司马懿、诸葛亮,都没有赞同的意思。 “德祖。” 司马懿此刻开口。 “你太聪明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