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将淮南、徐州土地均田,刘协在长江边上转悠一圈后,又再次回到彭城。 青州,袁谭。 所有人以为天子此战会第一个收拾的人,却被天子留到了最后。 “袁谭据齐长城而守,北有大河之险,南有沂山之峻,非强攻不能取胜。” 随着如今徐州和江东的安定,袁谭便是装成个鸵鸟,也必须迎接朝廷的铁蹄。 “如今高蕃、管统领青州水军沿着大河日夜巡逻,防备张飞、徐晃二人。辛评则是率军在穆陵关驻防……” “南北都有防范,恐怕不易攻取!” 袁谭此时全据齐国故土,干脆也便沿着齐国的边境线进行防守。 北方有大河阻拦,加上马上就到了夏季,水面必定暴涨,其实不适合张飞还有徐晃的骑兵作战。 但是这南面的穆陵关,倒不是那么的无懈可击! “青州南面有沂山、蒙山、五朵峰防护。” “这穆陵关就是建在沂山附近的大舰山之间,若是能够攻取,便可以抵达临朐!” “而临朐一破,袁谭必然已是无力回天!” 现在关键的,就是这穆陵关如何该破。 “穆陵关乃齐之奇险,又有辛评那样的死忠之士防御,还是尽量不要强攻!” 穆陵关,那可是齐国当年为了抵御战国大逃杀时修筑的险要关隘,若是真的一头撞上去,朝廷恐怕是要死不少人! 刘协听诸将讨论了半天也没有讨论出个结果来,便带上少量随从往周围散心。 “失而复得”的郭嘉此刻也一并跟从。 见到天子外出,难得有两人独处的时间,也是朝着天子行礼道谢。 “谢什么?” “若不是陛下,只怕此刻徐州的百姓又将遭受一场浩劫。” 刘协骑在马上,却是不置可否。 “那是因为曹操是个明白人。” “倘若袁谭现在也是个明白人就好了。” 现在的青州,无论怎么看,似乎都只有强攻一条。 而强攻,无疑是要死很多人。 “都是华夏贵胄,不管谁死,朕都得心疼半天。” 刘协骑于马上,打量着不远处的沂山。 “奉孝,你说倘若真派人进去劝降,袁谭会降吗?” 郭嘉对人心倒是看的颇为透彻。 “袁谭不同于其父袁绍,亦是不同于曹公。” “袁绍、曹公都是心有大志之人,但袁谭想的,却不过是守住自己的富贵,目光短浅。” “这样的人,宁可多做一日齐王,也不会降于朝廷,去做朝廷的阶下囚。” “陛下这一战,怕是要真打一场硬仗了!” 刘协翻了个白眼:“好像朕之前没打过硬仗一样!”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陛下往日的战事中,常常是将敌人调动开来,然后集中力量,用自己强大的军队去攻击敌方弱小的军队。” “这样一来,大军就能够不断胜利,形成大势。” “但如今却是简单的攻防之战,袁谭摆明了要和天子血拼一场。这其实已经就是将天子您的优势给抹去,让陛下您用最不愿意选择的方式去作战,所以臣才说,此战对于陛下而言,是场硬仗。” 刘协脸上的笑意戛然而止。 “奉孝说的没错,朕就讨厌袁谭这样的人。” “不管是袁绍、曹操,还是孙策、孙权,朕都能看出来,他们有和朕作战的勇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