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在听到徐荣谈论木柴之时,却忍不住插嘴道:“我之前和子扬在邯郸的时候,便奉天子之命,在邯郸以煤炭取代木炭。” “煤炭比之木炭更加耐烧,若是将河北的煤炭运来,岂不是就能给辽东百姓驱寒?” 徐荣苦笑着摆摆手。 “我之前就听过煤炭,但将此物运往辽东的代价实在太大了,即便是运到辽东,也不过是达官贵人才能用的起,与普通百姓何干?” 煤炭又不是其他。 这种东西在冬天消耗的有多么迅速,徐荣这个辽东人再清楚不过。 就算真的将煤炭运来,那高昂的成本也不是辽东普通百姓能够用起的。 “非也!” 诸葛亮却打断了徐荣。 “天子在徐州时就与我提起过,说是有意在渤澥、青州一带发展海运。” “如此,既能方便朝廷对于辽东一带的控制,也能够使河北和辽东的联系更为紧密。到了那个时候,将河北的煤矿运往辽东的成本必然会降低。” “而且……” 说到此处,诸葛亮面色有些古怪。 “据我这些日子的观察,我总觉得辽东一带的地形与邯郸极为相似。” “而且这里有些地方的农田都是黑色,粮食长势也比之中原之地更加旺盛……” 徐荣赶紧问道:“孔明究竟想说什么?” 诸葛亮深吸一口气。 “我不敢妄下推断。” “但倘若我猜的不错的话,辽东一带,恐怕也有如邯郸附近的煤矿!” …… 徐荣本来没有反应过来。 但很快徐荣就瞪大双眼,上前一把摁住诸葛亮的肩膀:“孔明所言当真?” “亮不敢妄下推断,但若只是观察,此处很有可能真的有煤矿。” 诸葛亮不敢肯定。 但徐荣早早便听过诸葛亮的名声,知道对方既然能说出这话来,肯定就不是无故放矢! 辽东,可能真的有煤矿! 徐荣这个辽东人,太清楚寒冬对于辽东发展的制约。 一旦真的能够在辽东发现邯郸那种规模的煤炭,必然能够使得辽东成为天府之国! 而刘备自然也乐得成人之美。 “孔明,我让汉升护卫你,沿辽河寻找。” “如此,一边寻找煤炭,一边想法子渡河,也不是什么两难之事。” 徐荣当即郑重的朝着诸葛亮拱手:“若是孔明真的能够寻到煤矿,不知能救活辽东多少因为严寒冻死的百姓!” “还请孔明为了那些百姓,多费些精力!” 徐荣对此事极为热忱。 让人不得不怀疑,徐荣年少时,是不是也因为那该死的严寒,那金贵的木柴受过什么打击。 诸葛亮也是朝徐荣保证:“亮,绝对全力以赴!” 在黄忠的护卫下,诸葛亮几日以来都在奔波。 并且最终,给徐荣带来了两个消息。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徐将军想先听哪个?” “好消息!” “辽东必然有这煤矿!而且此处的煤矿,要远远超过邯郸的储量!” 徐荣当即兴奋的脸色红润! “那坏消息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