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若是大汉的都城被定到雒阳,那如今的大汉必然重蹈后汉覆辙! 一开始,是丢掉西域。 再然后,是羌人大规模在凉州繁衍生息。 到了最后,甚至是要连整个关中都要舍弃! 只有将大汉的都城牢牢钉在关中,这样大汉才能始终拥有凉州,拥有西域! 除此之外,便是政治因素。 大汉政权如今的复兴,底子终究还是董卓留下的西凉班底还有关中府兵。 一旦将大汉都城移到关东,那大汉的基本盘便会消失。 到时候,这些西凉班底和关中府兵肯定是要来找刘协拼命的! 这种给自己挖坟的行为,刘协以前不会做,现在不会做,将来更不会做! 而贾诩听到刘协的言论后,莫名松了口气。 天子虽然征战数次,但此次离开之后,关中内部其实最为浮躁! 关东毕竟繁华。 一众西凉、关中元老都担心天子迷恋关东的繁华,想要迁都雒阳。 为了保留自己的政治成果,即便贾诩再不情愿,也要来和天子对质,让天子将这话讲明白。 如今听到天子心中反倒是比谁都清楚,贾诩反倒是有些羞愧…… “臣明白了,陛下这些话,臣会和百官讲清楚的。” “第二点,臣想问陛下,为何非要实施海运?” “海运一开,距离长安最为遥远的东方理所应当的便会富饶起来。” “这样,难道真的对吗?” 刘协默然。 “文和,将第三个问题一并问出吧,朕一起回答。” “好。” 贾诩终于忍不住问:“陛下为何非要封邦建国?” “陛下难道不知道,天高路远,朝廷掌控不易吗?” “弱干强枝,向来都是大汉国策!昔日高祖皇帝分封刘氏诸王,到头来都有一个七国之乱!惹得孝景皇帝费尽心思才能平定,陛下为何就非要如此行事?难道当年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刘协猜的没错。 贾诩的两个问题……甚至是三个问题,其实归根到底,都是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贾诩想问的,还是所有中枢官员,一起想要质问他这个天子的—— 为什么,不强干弱枝? 为什么,不收拢权柄? 为什么,不约束武将? 中枢官员之前都猜测天子是想要迁都雒阳。 但贾诩如今得到天子的答案后,便知道所谓的迁都都是自己这些人瞎想。 但同时这也让贾诩更加奇怪。 天子如今,为何不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反而是倒行逆施,要行周礼呢? 若不是贾诩明白天子的本性,怕是真的会以为天子被齐鲁那帮吹捧三代之治的儒生给忽悠了! “哈。” 刘协并未作出回答,而是拉着贾诩,与他一起来到禁苑当中。 “文和,你且看那里。” 刘协指着不远处的池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君臣二人走近,果然看到池塘清亮,水中有鲤鱼游荡。 “但文和,你是否知道……即便是有水渠每日将这池水流通,还是避免不了湖底沉沙,动辄就需要让匠人前来搬运淤泥。” “若是有朝一日不搬了,现在这些看似清澈的池塘,也迟早会变得浑浊,并且将源头的水槽堵塞,成为一滩烂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