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第505章 汝妻子朕养之-《中兴大汉,要从董卓做起》


    第(3/3)页

    正如当年荀彧来到关中。

    不是因为当时有谁劝说他来,而是当时关中上下一心,从天子到庶民,每一个人都在抵御天灾,甚至连董太师都开始颁布仁政,让荀彧真正看到了大汉中兴的曙光,荀彧这才踏上前往关中的道路,辅佐天子开始匡扶汉室。

    现在同样如此。

    若是不给荀彧点曙光,让荀彧认识到这条路终究是正确的,那荀彧恐怕真的会和天子抗争到底。

    “文若,朕且问你,单说孟德的头风病,若是不在长安,究竟能否治好?”

    荀彧不知天子何意,但只要不谈及封邦建国,荀彧也就没那么死板。

    “若是孟德运气好,在外面遇到华佗和张仲景,也不是不能治好。”

    但刘协很快笑了起来:“都说荀令君八面玲珑,却没想到还有这么片面的时候。”

    荀彧疑惑:“臣哪里片面?”

    “华佗和张仲景,其实并非治疗孟德头风最要紧的因素。”

    “真正要紧的,是曹节发现的气血搬运之法,是细蛊之说的验证,是孔明镜的发明,是《论衡》之道的死而复生。”

    “这些,在长安之外的地方,可是没有的。”

    刘协又问荀彧:“文若可知道这次朝廷远征辽东,是如何破开襄平城的?”

    “臣看过奏报,说是陛下在青州召集方士,采用硫磺降火之法研制出的火药,所以炸开了城墙。”

    荀彧显然没有意识到火药的真正威力。

    不过没关系。

    刘协要说的,也不是什么火药。

    “文若,这些东西,你觉得会出现在蛮荒之地吗?”

    荀彧沉思:“不会。”

    蛮荒之地。

    为了口吃的都要拼尽全部力气,哪里有时间思考《论衡》,制作孔明镜,研究细蛊、火药这些呢?

    “强干,弱枝。”

    刘协念出这两个词时脸上隐约有着不屑。

    “这话说的是没错,但是历朝历代,大家都只在乎后者,而不在乎前者。”

    “弱枝,实乃饮鸩止渴,无非是一个积贫积弱的下场。”

    “唯有强干,才能不惧四方枝叶的挑战,任其朝着四夷八荒野蛮生长!”

    荀彧不服:“陛下您不可能保证一直强干!”

    “朕可以!”

    “……”

    荀彧不知说什么的好。

    他都不知道,天子现在是自信还是自负。

    一直保持强干……这是昔日高祖皇帝、太宗皇帝都没有做到的事情!

    不得已,从武帝之时,才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同时开始了“弱枝”的行为。

    天子难道,有信心超越高祖皇帝、太宗皇帝这些圣君的总和吗?

    “文若拭目以待即可。”

    刘协暂且打住这个话题,而是指着忙碌的华佗和张仲景问道:“文若以为,这样的医者是多了好还是少了好?”

    “自然是多了好!”

    能起死人,肉白骨的医者,便是来多少都不嫌多!

    “朕若是想办法,让成百上千名这样的医者定居在此地呢?”

    “不仅仅是医者,还有天下最精锐的人才都聚集在长安呢?”

    “那样的话,朕难道还不能够将大汉“强干”到底吗?”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