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正如刘协所言,果真是一场家宴。 皇后董白、蔡琰、伏寿、董氏、甄姬、曹节、孙尚香。 不过就餐形式倒有些新奇。 众人不再是高座榻上,面前各有饭菜瓜果,而是一张圆桌拼成。 总共两张圆桌,一张是皇后与众嫔妃,另一张则稍小一些,坐着贾诩、钟繇、荀攸三人。 “子瑜坐那桌就好,不要嫌弃。” 诸葛瑾赶紧朝着贾诩三人行礼,口称不敢。 刘协落座,坐到董白与蔡琰之间,朝诸葛瑾解释:“这样吃饭,也免得再弄极大的排场。” “而且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如此也能避免某些大馋丫头吃两口就不吃,浪费食物。” 旁边的董白很有智慧的看向刘协—— “陛下是在说我吗?” “没你的事,好好吃饭。” “好嘞!” …… 诸葛瑾看到堂堂天子之尊,居然以十余人共用两桌饭菜,顿时再次打碎了他对于“礼法”的认知。 尤其是天子那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更是让诸葛瑾无地自容。 他一直以为,自己平日已经足够节俭,肉不过一鼎,菜不过一盏,汤不过一碗…… 但和天子比起来,境界上还是亦有差距啊! 诸葛瑾比之贾诩、钟繇等人都要年少,属于晚辈。 故此坐在圆桌上时,多少有些拘谨。 三人倒是没有冷落诸葛瑾,时不时就与诸葛瑾闲聊两句。 只是他们闲聊的话题,其实多少是让诸葛瑾有些汗颜—— “贾中书之子穆当真孝顺,时不时就从凉国发信。” “这次又说了什么?可是凉国那边有什么困难?” 贾诩淡然道:“不过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罢了。” “凉国与乌孙国毗邻,而在乌孙国境内有一大湖,名曰“夷播海”。其北面有铜山……吾儿想要为凉国增添些进项,所以在和乌孙大昆弥商议购买铜山。” “本来事情已经谈好,但自从出了贵霜王波调朝着大汉宣战一事后,乌孙国内似乎对此事有所顾虑,想要出尔反尔。” “哼!果真夷狄也!” 钟繇和荀攸纷纷为此事打抱不平。 “乌孙大昆弥好歹也是汉皇血裔,怎么做起事来这般朝三暮四?” “若非大汉,他这大昆弥还是小昆弥呢!当真不知羞耻!子瑜!你说对不对?” “……” 诸葛瑾不知道,因为诸葛瑾只想逃。 他很想问三人一句,这是给他干哪去了?那地方还是国内吗? 什么乌孙、西域,对于只在徐州、江东厮混过的诸葛瑾而言,不过是史书上记载的一段故事而已! 更何况他还是外臣……甚至说是敌人!这种话题哪里是他能参与讨论的!? 见到诸葛瑾语塞,三人也不再为难他,继续探讨其他事情。 而这其他事情,对于诸葛瑾而言,却是更加不堪入耳。 钟繇、荀彧,在商议自己的封国在哪里。 贾诩时不时还提两嘴大汉的粮草运输和后勤补给,完全没有将诸葛瑾当做外人…… 可听着听着,诸葛瑾就被大汉那恐怖的动员能力所震撼。 在大汉的谋画中,竟然还有备用方案! 比如什么如果前线大军全军覆没,那就从中原征兵,同时调来关中、河北的士卒补充进入前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