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要是修道人从中截留法物、道书,他能发觉吗? 思来想去,卫鸿给出的答案还是不能。 将要事仅仅寄托在他人品行之上,纵是一时不出问题,日久天长也难说。 不过,此世有道法,或可从此处寻觅解题之机! 他思绪流转,已而有了些想法 那日与明和道几位道人的谈话中,他探得有一位道人惯爱寻幽探密,有一法门能看法物灵光。 此外,柴榆曾差遣驿卒寄回数封信,其中讲到各道局势与道人的一些情况。 其中有一位小有名气的莫道人,善于察知细微的气机残留,与寻踪锁迹方面极为精擅。 “待我抽出空来这二位学了道法,即使是修道人要从中伸手,我当也能察觉与处置。” 卫鸿明悟结下来要做的事,继续炼化灵材。 光阴似白驹过隙,倏忽而逝。 翌日,卫鸿结束炼化。 他挥动清净拂尘,将灵材残渣卷到一处。 此刻,他周身飞舞的清光已而有二百一十九缕,叫人看得眼花缭乱。 卫鸿伸出手,探入飞舞盘旋的清光中,让清光穿过他的掌心,体会丝丝清凉。 旋即,他念动之间将清光凝练为两道潺潺水带,萦绕在身侧。 这,就是清光成溪的境界了。 清气隐现的两条水带环绕数匝,引入卫鸿体内,抚平提前修行带来的些微隐患。 发育不佳的神经、血肉、骨骼在清光的滋养涤荡下,一点点向着自然生长所能抵达的最佳状态迈进。 便是他的肌肤五官,都在微微调整,隐隐长回先天最佳的状态,抹去了后天的磨损与劣化。 卫鸿闭着眼睛舒展身体,感受着宛如有百十只小手在全身按般的曼妙感受,快活极了! “凡民生于天地间,或是营养不良,或是早日开始艰苦劳作,伤害筋骨,或是受风吹日晒,其实本身远远不能长成理论上最好的状态。” 富贵之家多美人,一来是遗传,二来也有后天养护的缘故。 更不用说大教门人,自幼大药灌注,当然能很好长成。 而今卫鸿叶补上这份后天缺漏,假以时日,体魄乃至内气的再上一层皆是可以预料之事。 “以当前一气清光层级,再过一月,这份缺漏便可补足!” 卫鸿稍稍估算时日,心中振奋。 他在余下的灵材中挑挑拣拣,取了一瓶濯目清泉,一个莲蓬,向余化及之处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