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摄政王在一旁,双手环抱,面无表情,唯有嘴角那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显得格外刺眼。 皇帝显然无意再与郑家人纠缠,拂袖离去,留下满朝文武议论纷纷。 有的窃窃私语,讨论着郑侯爷此举的不智,以及郑家未来的命运。 “郑侯爷这回真是撞到了枪口上,皇上昨晚几乎要亲自处置了惠嫔,郑家能全身而退已是万幸,他竟还主动求情。” “可不是嘛,郑侯爷比起老侯爷差远了,妾室、夫人乃至妹妹都管不好。” “我看,这次郑家二少爷若是科举不利,他们想要继续承袭宣爵位,恐怕是难上加难了。” “也不至于那么悲观,郑二少爷才华横溢,即便状元无望,榜眼、探花也是唾手可得。” “万一落榜呢?” “落榜?那郑家可就真的麻烦大了。” 这些议论一支支射入郑侯爷的耳中,加之老夫人那边的不快,他愈发无心插手惠嫔之事。 一个嫔位,对他而言,远不及未来女儿入宫,成为皇后那般重要。 他冷哼一声,衣袖一挥,大步流星地离开了朝堂,决定另谋他策。 回到府邸,郑侯爷为避人耳目,悄然绕至后门,步入小郭氏的静谧院落。 小郭氏见状,连忙奉上热茶,关切地询问:“老爷,您这是怎么了?” 声音温柔,满含关切。 郑侯爷长叹一口气,将心中的憋闷尽数倾吐。 小郭氏眼波微转,见机行事,贴近他身旁,以柔声细语宽慰:“老爷,老夫人疼爱女儿,情有可原,但她年事已高,不懂朝政,当前最紧要的是稳固郑家的地位,切勿再触怒圣上。” 郑侯爷深以为然。 小郭氏又接着说道:“惠嫔之事已成定局,我们还是少去触霉头,最好能撇清干系。” 她眼波流转,笑中带着狡黠:“不如从民间挑选几位与惠嫔相似的女子献给皇上,或许能缓解他的怒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