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章 南北拳法-《影帝:我谢谢你哦》
            
            
            
                
    第(2/3)页
    就像魔都说外地的都是“洋盘”,“乡下人”。
    帝都说外地人都是来要饭的,都是“孙子”。
    什么地方都有素质低,搞地域歧视的人。
    但文化工作者,影视作品不可以这样。
    尤其你这片子还打算在大陆捞钱。
    满嘴北方拳不如南方拳可还行。
    把南北分的那么开,你是打算恶心谁。
    还是香江人的老毛病,有些傲慢在。
    叶问用南方拳暴打金山找的北方拳,看着很爽,不少南方观众一定乐意。
    挑起和分化这两种制造矛盾的手段其实很有效,能迅速提纯受众。
    可南方人乐意了,北方观众准得皱眉头。
    万一告去广电那边,片子再有个好歹的。
    “不能搞南北矛盾。”
    “天下武术是一家。”
    “尤其我们打算塑造的叶问,是一位宗师形象。”
    “宗师,得有海纳百川的胸襟。”
    “所以这场打戏,不能以南北矛盾结束。”
    “即使金山找是一位北方拳的莽夫,来南方连续踢馆,打伤众人。”
    “作为武学宗师,依旧得循循善诱。”
    “不能教训完了就拉倒。”
    “要通过言传身教,让其走正道。”
    张远说完,看了眼叶伟性。
    叶导推了推眼镜。
    心想你是不是也是这么对我的?
    先教训,再循循善诱……
    “所以这里叶问得加词!”
    “刚好借着打败金山找的机会,倒出华夏武学一体的本质。”
    “无论南拳还是北拳,在后边打鬼子的才是好拳。”
    “要一致对外,观众才爱看。”
    “不要老是分南北,哪里是南,哪里是北。”张远叉腰说完。
    “那就加一点台词?”叶伟性试探性的问道。
    “肯定要加。”张远斩钉截铁的答道。
    “少皇大哥觉得怎么样,我说的对不对?”
    他又向着饰演金山找的樊少黄发问。
    “我……我说不出来。”樊少黄模糊其词,两边都不想得罪。
    “说到这里,我想起来。”
    “剧本还有一个地方也要改。”张远接着道。
    按照叶伟性给的本子,《叶问》这部戏从头到尾,最大的反派肯定是岛国人,这点没的说。
    可岛国人都分成了两派,想要与叶问交手比武的三浦其实是位守规矩,且敬重高手的武痴。
    真正的反派,其实是三浦的手下佐藤。
    爆头廖师傅,最后对叶问放暗枪的都是他。
    给岛国人分出了好坏两派来,反而让这个反派群体更生动,没那么单薄。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皇军都被塑造成残忍的疯子,反倒落了下成。
    而且三浦将军也并非好人,只是没那么疯,终究还是反派。
    可在给岛国军人都分出了好坏的情况下,剧本中却一边倒的将片中唯一的“北方高手”塑造成了彻底的恶人。
    一开始挨家踢馆,战争爆发后带着小弟落为草寇,却是抢劫同胞的财物。
    打到叶问好友周清泉的棉纱厂,被叶问教训并再度击败后,剧本中又写到他心怀怨恨,将叶问的行踪主动透露给了反派岛国人佐藤。
    这个佐藤在得到消息后,就像对待廖师傅一样,也将金山找爆了头。
    金山找不光一路坏,还死不悔改。
    最终不光抢夺战时本就贫困的百姓,还出卖同胞。
    金山找和他的小弟可是剧本中唯一一组北方角色。
    你告诉我不是故意的?
    这是一点没有夹带私货?
    其实香江剧组不是头一天这么干了。
    《方世玉》中的反派九门提督鄂尔多用的是北方拳。
    毕竟赵文桌擅长的就是通背。
    《黄飞鸿》第二部中的广东提督纳兰元述其原型端方也是北方人。
    南方地区宗族观念重,自古以来中央皇权对他们的管控和约束力就不是太强。
    所以总会下意识的把很多反派角色扣到在他们眼中相对疏远的北方人头上。
    这事不光是香江人,北方人也这样。
    春晚上的形象,江南一代的都是娘娘腔,两广一代的都是不守规矩的小生意人。
    算是互相歧视。
    别看赵本衫深受观众喜爱,带火了东北式幽默。
    其实赵老师在南方很多地区都不太受欢迎,两广,闽南,云贵的不少观众也对他的喜剧兴趣一般。
    不光对他兴趣一般,都春晚都兴趣一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