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六章 自刀狼-《影帝:我谢谢你哦》
            
            
            
                
    第(2/3)页
    战术上,他骗到了老韩这个“解药”。
    韩三品会帮着他解释。
    战略上,给陈诗人的心理留下了一个盲区。
    打死他也想不到,是张远自己黑自己。
    尤其是老韩还会帮着解释,厉声询问呵斥他,不要再搞张远。
    陈诗人想不到,是因为他看不到张远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逻辑上不通。
    就像柯南·道尔在《福尔摩斯》中所写的那样,排除一切不可能,剩下的再不可能也是真相。
    但前提是,你排除不可能的时候,不能连带正确答案一块排出去。
    陈大导是如此自信,且偏听偏信,不会承认自己无法理解的事。
    那么,他就得找个自己能够理解的角度去分析。
    也就是他没看过《少年包青天》。
    里边武士利小刀为了主子八贤王,就是用命去陷害郭槐。
    以冰夹刀,背冲下跳到了刀上,做出了被人从身后捅死的假象。
    这段看过《名侦探柯南》的应该也熟悉,都是“模仿”。
    张远的目的,就是引起他的思考。
    陈诗人一思考,张远就发笑。
    大导演一琢磨,想啥呀!
    谁得利,肯定就是谁干的。
    那么谁得利呢?
    陈导想着,之前《梅兰芳》是在跨年上映的,现在调到了春节。
    至此,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形式。
    《赤壁下》,《梅兰芳》与《非诚勿扰》“三贤”相会。
    《赤壁》与《梅兰芳》都是中影投的,唯独《非诚勿扰》是个例外。
    那是冯晓刚执导,桦宜出品的片子!
    陈诗人往这处一使劲,越想越不对劲。
    想当年《荆轲刺秦王》,陈诗人靠着拍戏造的影视城狠赚了一笔。
    可那会儿才建立公司不久的王家哥俩被他坑的吐血,差点“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所以此后桦宜几乎没再与陈诗人合作过。
    这事算是做了仇的。
    再加上两家春节档的电影挤到了一块,之前考虑宣发时就在想改如何压过对方,争取更多排片。
    只不过老韩压着,还算文明。
    不过就和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一样。
    不完全受控,就是完全不受控!
    陈诗人就是这种不完全受控的状态,他并不会完全听老韩的。
    而且《赤壁》的失利,对老韩在中影内部的地位也增添了许多压力。
    现在陈导一过脑子,便确定有利益冲突。
    再从另一头想。
    陈导也是业内资深,消息灵通的,知道张远与桦宜关系复杂,打打和和。
    又想到冯晓刚是圈内出名的真小人。
    别看都被称为三大导,可陈诗人瞧不上剩下两位。
    你们什么出身,我什么出身。
    “好,原来是你啊。”
    “小刚!”
    大导想通了!
    肯定是冯晓刚知道我和张远的事,于是趁机在网上炒那小子的黑料。
    这样一来,不光能为桦宜解气,还引得我俩打斗消耗。
    陈诗人想着自己《无极》的事又被翻出来,引起了广泛批评的同时,也让观众质疑起了他新作的水平。
    毕竟你前一部实在不咋地。
    “太对了,还让观众质疑我的水平。”
    “好打压我这个强劲的对手,为自己那破喜剧拓宽道路!”
    “看来不光是小刚,王家哥俩也准使坏了。”
    “无耻!”
    “好算计,好算计啊!”
    “在背后耍阴招,渔翁得利。”
    “若不是我明察秋毫,还真着了你的道。”
    而且还有一件事,也让陈诗人更确定是冯晓刚干的。
    还得说是姜纹。
    成天在外头传张远和许情的事。
    当年王硕,叶京这些人在舞蹈学院和女学生钻小树林的时候,冯晓刚因为没钱还长的丑,连个屁都不吃上。
    所以成名,有钱后,多少有点报复心理。
    不过冯导属于色心比色胆大的那种,强行潜规则他不至于,无非暗示一下,让女演员主动送上门。
    大牌女星也不好搞,因为一般“早就蜻蜓立上头”,背后都有人。
    所以专挑名气一般的。
    试镜的各种花样,冯大炮熟得很。
    人终其一生,终究会被那个少年的自己所困。
    许情这种大飒蜜,他年轻时够不上,现在成名了,依旧够不上。
    却让一个毛头小子够上了!
    能不气吗?
    牢骚过,大家也清楚冯大炮馋人家身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