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薛锦书看见这一幕,眼底的失望一闪而逝。 裕王会自请册封使,是她趁着裕王去拜见德太妃的时候,故意暗示裕王的。 大炎以孝治天下。 救母之恩大过天。 若裕王对宁婉音毫无表示,那必定会被清流抨击他不孝。 而且裕王和德太妃母子感情深厚。 他对于宁婉音竟然救了德太妃,十分震惊,心底也是很感激她这一桩恩情的。 在得知这件事之时,便让门客把一直在写的骂宁婉音的文章都停了。 只不过拉不下脸面亲自去和宁婉音说谢谢。 但是薛锦书给了他一个台阶。 不感谢一下,清流会骂你不孝!还会骂德太妃不知恩。 裕王立即就顺着台阶下了。 主动请缨担任册封使,还打算趁此机会,和宁婉音表示友好之意。 若将来薛太后要对付宁婉音,那他肯定是站在薛家这边的。 但如今不是没打起来吗? 那他个人表示一下感谢,也不影响将来打的你死我活。至少此刻,救母之恩,他是理当要说谢谢的。 而这看起来化干戈为玉帛皆大欢喜的花好月圆场面,宁婉音却直接掀桌子了。 压根不搭理裕王的感谢。 薛锦书心中暗道可惜。 皇帝和宁婉音的感情,有不少来自于他们并肩对付薛家。 趁着救命之恩的机会,利用裕王的孝心,薛党对宁婉音示好,这才是不动声色的离间之计。 而且这男才女貌,恩恩情情的,将来再闹出一些私情传闻,那就更佳了。 可惜…… 宁婉音丝毫不以恩人自居,她不上当啊。 册封礼次日,德太妃派人来永和宫送谢礼。 她已经知道了宁婉音的态度,所以并没有摆出很大的排场当面宴请。 只是派人送了一箱金子。 不送任何奇珍异宝之物。 向来谢礼没有直接送钱的,这便是银货两讫的意思了。 宁婉音便也收下了。 表示从此以后,恩情两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