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延昌九年三月下旬,东南和西北的援军抵达西南,西南军一路溃败的局面终于挡住了。 但战事焦灼,西南依旧屡战屡败,只能防守。 四月初二,皇帝抵达西南边境第一重城,整合军备。 皇帝亲临,军心大盛。 此次昌平侯留守西北,由嫡长子唐源领兵襄助。 同样,东南战线依旧是薛家主帅镇守,调派了南阳侯嫡长子施方率领的一支精锐。 再加上原本的董家军和其他西南军队…… 与此次大梁入侵西南的军队比起来,算得上是势均力敌。 但是…… 西南一直在战败的主要原因,是萧云景! 萧云景在西南多年,许多如今与他阵前对敌的将领,以前都曾经与他并肩作战。 萧云景对于西南的防守策略,地势优劣,和诸位将领的作战风格,都太熟悉了! 与当年早早通敌的岑桓不同…… 萧云景的赫赫战功,都是靠自己的本事。 他能在西南脱颖而出,有着极强的作战指挥能力,和极高明的军事素养。 如果西南有比他厉害的将领,又岂能轮到他出头。 西南诸将打不过他,属实再正常不过。 唐源、施方都是客军助战,并没有指挥权。西南前线的战略布局,目前以东川侯为首的原西南将领为主。 韩寻虽然拥有最高指挥权,他毕竟没在西南领兵过。 对于自己不熟悉的地方,韩寻十分慎重,先听听当地将领的意见。 西南目前的战局,不容乐观。 赫连祁抵达边境以后,立即排兵布阵。 施方心中暗自觉得皇帝太过于自负了。 韩寻好歹还知道,打仗的事,交给当地的将领去办。但您一个远在深宫的皇帝,直接就调令三军…… 御驾亲征这种事,懂的都懂。 你就在西南后方安全的城池待着当一个吉祥物就行了,前线将领自会为您立下赫赫战功,到时候都是您指挥有方。 西南百姓听说您来了,民心振奋,军心大盛,这就够了。 至于指挥作战这种事,根本不需要皇帝亲自出手。 否则一旦战败,对于皇帝的威望,也将是巨大的打击。将领战败,还有将领背锅。您亲自安排,那锅都不好背了啊。 除了开国皇帝,后世君主有几个亲自来战场打仗的? 这皇帝未免太过瞎胡闹了。 不过施方心中虽然这么想的,但他也不会反对什么。 如今皇帝亲临战场,与西南百姓共御外敌,民心振奋,众将信服,皇帝在军中的威望是空前的,远超历代君主。 他就算跳出来也只会成为众矢之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