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垂帘听政,第一次早朝-《贵妃她格外谨慎》


    第(3/3)页

    原礼部姚尚书没了以后,新晋礼部尚书一直想抱宁家的大腿,但是没找到机会。

    这一次听闻西南战事,他立即举荐唐源。

    而朝中一些像他一样,有意向宁婉音示好的官员,皆表示附议。

    这些人,合起来有四五个。

    他们话音一落……

    薛征立即出列道,“臣以为,唐源尚且年轻,领兵经验尚少。担此重任,未免不妥。”

    他一开口,不少朝臣都站出来附议。

    不止是薛党,许多中立大臣也反对。他们并非投靠薛家,而是避免外戚势大。

    若把西南交给唐源,到时候这父子联手,西边一旦出什么事……

    大炎半壁江山恐有陷落之险。

    他们听闻太后已经内定唐源,所以坚决反对!

    许多和宋固交好的言官都纷纷附议。

    更有一个言官阴阳怪气道:“臣以为,唐源乃太后娘娘表兄。若用唐源为统帅,难免令人怀疑太后娘娘用人唯亲,还请娘娘慎重!”

    宋固一直站在原地,没说话。

    他也听闻宁婉音要以唐源为统帅,但他想先听听太后的看法再说。

    一句反对唐源,殿中十之八九都站了出来。

    礼部尚书被这场面吓着了,不敢多言一句。

    赫连熙第一次上朝,就遇到这种阵仗。他没太听懂,只觉得气氛格外剑拨弩张。

    他有些担忧宁婉音。但他没有看向她。

    宁婉音交代过他,上朝需端正坐着,面色不乱。

    君主沉稳冷静,才能安定臣民之心。

    “哀家觉得薛国公说的很有道理。”宁婉音缓缓道:“西南忠威将军郁松,十五从军,领兵二十年,弓马娴熟,熟知兵法,先帝亲征之时,他立下不少功劳,如今是西南四部将之一。此次大梁犯边,他领兵大胜一场,哀家以为,他堪为主帅。”

    这就是之前江承绪的折子里提过的将领之一。

    宁婉音仔细看了此次的西南战报,在几个重点观察的将领之中,他的作战能力表现的最好。

    打起来了,你才知道哪些人能用好用。

    至于万一他挡不住大梁?没事,宁婉音的西南观察名单里还有几个备选。

    “另,调唐源、施方各领一军,驰援西南。上次就是他们驰援西南,曾与西南军配合作战。诸位爱卿,意下如何?”宁婉音说完后半句。

    除了少数了解西南战事的朝臣,大多数朝臣都愣住了。

    啊?郁松?好像是西南一个将领,但这样的将领太多了。

    西南战事不断,兼两次叛乱,除了东川侯长青,四部将领换了几茬,大多数人对郁松并不熟悉。

    薛征闻言,眉头紧皱,面容严峻。对于西南战局,他格外关注。西南诸将,他也有些了解。但他就更没料到,宁婉音竟然能随口说出一个西南将领的名字,且这人选还确实很合适。

    “太后圣明!”宋固率先出列赞同。

    他还以为,宁婉音会选唐源。

    宋固是文官,对于军务并不擅长,但他猜测,这人选是先帝留下的。

    否则太后怎么会认识西南将领呢?所以他基于对先帝的忠诚和信任,第一个赞同。

    宁婉音看向薛征,“肃国公有何高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