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整个大梁前线,像启城这样有地利之优的城池不少。 原本并不会引起多少关注。 宁婉音沉思三遍后,给郁松写了一封密折。 重点关注这三座城池,尤以启城为最。 同时又给麒麟卫指挥佥事柏毅写了一封密折,让他将大梁父子的秘事,在西南传扬开来。 景和元年春,一道劲爆的消息,传遍两国。 据闻,大梁太子,并非大梁皇帝亲生的儿子!其实是皇后偷换的娘家侄子。 大梁太子不敢滴血认亲查证,先下手为强,发动宫变。 大梁,陷入内乱。 消息传到大梁边境前线,主帅营帐。 “王爷,太子发动宫变,国都已经打起来了!”亲兵禀报。 端王脸色严峻。大梁内乱,必会影响边境。 但目前就是最合适的主攻时机了! 粮草、兵器、防御工事、援兵,全部都已经准备妥当,为了这一场大战,他已经提前准备了三个月! 此时不战,接下来国都那边可能会召回一些大将和军队。 那大梁就再也没有机会收复故土。 而且,一旦大梁内乱,大炎也是必定要打进来的。 与其到时候人手不足被动挨打,不如背水一战! 大梁国内越乱,边疆越要稳。 他需要一场大胜,挡住大炎。 端王的视线最终落在启城的位置,缓缓道,“按照计划,声东击西,准备决战!” “是。” 大梁计划在丽城佯攻,主力都在启城…… 景和元年三月,炎梁决战。 梁大败。 大炎乘胜追击,势若破竹。 景和元年五月,梁皇平息太子之乱,下令召集各地军队,支援端王,阻止大炎。 有了后方的支持,端王一路溃败的局势,终于稳住。 双方陷入拉锯战,为了一座城池,一个月间反复来回抢了十几次。 梁皇再次传令端王,固守便可。 两国实力差不多,大炎是借着决战打溃了大梁主力军,和大梁内乱的优势,才能一路赢。 当大梁重新稳住局面以后,算得上势均力敌。 宁婉音也不可能用惨胜去换城池。 于是,此次虽然没有议和,但双方都不约而同停了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