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主子,永安伯府派人送来消息,说是‘听闻二姑娘已经大好,既然侯爷心意已决,就该让她尽早回家去住’。” 清冷的声音随之而来,“转告伯府,让他们不必操心。” 纪芜伸手将房门打开,看向不远处紫藤花架下的谢铮,正把食盒的食物拿出来,摆在一旁的桌上。 显然,他刚才听见了她的脚步声走到门口。 她慢悠悠地出了屋子,来到他身旁,挨着他坐下。 “我原本也想着,这两日就回伯府去,既然伯府派人来说,那明日就回吧,”纪芜拿起一个流沙包,冲着谢铮说道。 在她看来,反正都是要回去的,早一天晚一天的也没什么区别。 再者,回去应当也住不了太久,最迟明年,她应当就会跟谢铮成婚。 有过之前的事情发生,想来母亲不会再节外生枝,更不会再对她做些什么。 所以,让她回去也就回去吧,这样接下来的日子或许能一直相安无事。 谢铮将盛好的燕窝粥放到她面前,“明日就回?” “嗯,就明日吧,”纪芜咬了一口流沙包,看着里面的馅料淌出来,“都在京都,想见面的话随时能见,或者约好后,来庄子上见面也行。” 闻言,他没说话,只用目光盯着她。 “好了好了,知道你舍不得我,所以今天再陪你一天啊,”纪芜知道,他这是不高兴了,笑着凑过去亲了他一口。 “待我回伯府后,你安心为陛下办差,我安心待嫁,等你请了赐婚的旨意,咱们成了婚,便可时常相伴,再不分离。” “嗯,让常柏跟着你。” 好半天,谢铮终于开口。 * 永安伯府内,纪明昭靠坐在软榻的另一边,陪同王氏与陈氏说话。 无人知晓她昨晚曾离开伯府,临近天亮的时候,才从一侧角门悄悄回来。 因为没太睡好,哪怕用了胭脂水粉,还是不大能遮住脸上的倦色。 王氏瞧着女儿,脸上露出心疼,陈氏也向她看来,眼中闪过疑惑。 “明昭啊,舅母瞧着你的气色还算可以,用的那个调养的方子,我也找人看过,说是顶好的方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