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楚氏一族也有涉猎盐务的事情,那是真的赚钱。 在没有出事前,适当控制量,不乱搞就半点事都不会有。 盐务究竟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但凡在一定范围内,上面人也不会管。 可要是将这些事情上了秤,看似三两重的事情可就千斤也抵不住。 齐衡连连遭受弹劾,齐国公黑点不断,也遭刑部调查。 那些文人可是杀人不眨眼,列举的罪状个个都是夺爵起步。 那是真的吓人! 久久不曾走出齐国公府的平宁郡主,又走出了齐国公府。 她去求了太后。 当年,齐衡和嘉城县主的事情,平宁郡主也去求了太后。 太后当时没去掺和。 如今,齐衡的事情一点也不比那一次的小,文武汇聚的怒气,不是一个小小的齐国公府能够抵挡的。 这一次,太后心软了。 齐衡,的的确确是她当时亲自选取的马前卒。 怎料这马前卒得罪了人,也快要将水搅浑,她这个裁判悄悄退赛了。 不过,太后也有自知之明。 这种事情,她要是发话让文武大臣莫要弹劾,一些人肯定会给面子,可一些人却未必给面子。 不给面子,那就是丢面子。 此外,她要是发声,新帝党怕是又要紧张起来,认为自己是要插手朝政。 她去见了皇帝。 赵宗全欣然答应,太后这段时间已然撤出朝政,两人正是母慈子孝的时候。 赵宗全又找了楚鸿和桓王赵策英, 楚鸿了然,上奏严查齐衡的事情,重查当初的逆王判案是否有冤假错案。 楚鸿出手,一下子算是抓住了权贵们的心。 这些权贵之所以搞齐衡,主要就是报复齐衡。 以及,看能不能将事情闹大,让被外放的亲人好过一点。 重查的结果没什么意外,那些权贵有一个算一个,但凡没有真正的插手谋反,基本上都放了回来。 而齐家,齐国公的爵位没什么事,官位却是被剥夺。 至于齐衡,他被贬到了七品。 楚鸿留了一个七品言官的位置给他。 他太直愣,但楚鸿偏偏欣赏他的直愣。 如深渊般的朝堂,有时候也需要齐衡这样的清水。 这样的清水,一定程度上反应的东西会很多东西。 楚鸿如今的位置实在太高,高到掌管千万黎民生计的布政使,也要卑躬屈膝。 他,快要望不到一些小的地方了。 他要一双眼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