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也不太清楚子凤宰执天下时,文人压制武将的程度。 “上朝!” 在老太监尖锐的声音下,赵宗全一步一步走上御座,双手微微合拢放在腿上。 顾廷烨稍微沉吟,旋即上前,“陛下,寒冬即将来临,今年的秋天比起去年的秋天更冷,要是到了寒冬时节,怕也是比去年更冷。边疆将士苦寒,为抵御严寒,臣请购置诸般御寒之物。” 顾廷烨一上奏,立即有侍候的太监将奏本往上呈递。 赵宗全一边看奏折,一边微微点头,冬季即将来临,边疆御寒的确得早早打算。 要是往年,这个时候边疆御寒的事情早就解决,但今年事情多而杂,前段时间又是相权的事情,这事也就搁置了十多天。 “边疆御寒,购置新衣、柴火、粮食,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赵宗全将奏本轻轻放下,望向紫袍大员的方向。 这种涉及太大的事情,三品往下都没资格说话。 做决定的官员和做事情的官员完全不一样。 “陛下,敢问这诸般御寒事务折合的银两?” 文华殿大学士刘世安受到楚鸿的示意,当即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楚鸿擢升宰辅大相公,内阁自然是空了一个位置出来,刘世安在楚鸿的举荐下却是成功上位文华殿大学士。 刘世安的问题相当关键,什么御寒措施,什么御寒事务,文官都不关注。 文官关注的是耗费的钱财究竟是多少,钱可一点不好挣,要是耗费太多,高低得争辩一波。 “两百万两!” 赵宗全也意识到问题,当即望向外甥,“大相公以为,如何?” 武将当即英国公竖起耳朵,望向楚鸿这个宰辅大相公。 这一个决定,基本上可以预见其对武将的态度。 未来几十年,边疆将士是吃糠咽菜还是好酒好菜,就看这位的态度。 “多了。” 楚鸿微微皱了皱眉头,看着有些失望的武将,也没什么过多反应。 如今的他,不需要看谁的脸色。 稍微沉吟一番,楚鸿沉声答道,“去年,若是没记错,冬季御寒应当是一百五十万余两。今年固然冷了一点,却也不必多这么多。” 一瞬间,武将勋贵的心情又好了不少。 意思相当明显,可以多,但是多的有点太多了。 可以多,这就是好消息。 要是韩大相公或者富大相公当政,估计是不会让多给银子的。 毕竟。说是冷了一点,可冷这个东西究竟再冷又能冷多少? 人那么多,以往比这更冷的天,熬一熬也就过了。 “那不知大相公以为,应当多少比较合适?” 英国公一看有放松的形式,也稍微松了一口气,当即有意讨价还价。 一百五十万两是他心里的底线,一百六十万是他的预期! 楚鸿沉吟一番,他大致可以猜到武将的心里预期是多少。 从顾廷烨上奏的那一刻,他也猜到了武将这般上奏,且明显多要了那么多是为了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