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三娘点点头,接过酒杯,兀自而尽,然后抬起头来,凝视远方,不再言语。 马穿杨柳嘶,风入四蹄轻。 片刻,只见长安方向,两骑驰来,扬起尘土几缕。 来人青巾幞头,玄衣皂靴,一看便知是宫中差役。 见到柴绍夫妇,两个差役翻身下马,拱手禀道:“公主殿下,霍国公,北边战报,十万火急,陛下敕令,请霍国公即刻前往大兴宫议事!” “我知道了,”柴绍抬手挥了挥,转身对妻子说道,“看来,该来的还是来了,三娘,你先回府吧,具体何事,我回头再告诉你。” 说罢,柴绍大步向前,牵出坐骑,一跃而上,随着两个公差策马而去。 李三娘呆呆地站在原地,望着远去的背影,愁思如麻,心绪纷乱。 …… 夜幕降临,喧嚣渐散,万家灯火,闪烁如星。 柴绍回到府里时,已是戌初时分。 盥洗完毕,稍稍进食,柴绍便将妻子引入内室,神情严肃地说道:“三娘,果不其然,突厥人大举南下了,咄必亲自挂帅,号称有百万之众,前锋已经抵达雁门关!” “那……朝廷如何应对?”李三娘陡然坐下,双眉紧锁。 “陛下圣明,听从我等建议,予以反击,”柴绍斩钉截铁的说道。 “如何反击?” “我军兵分三路,以雁门关为中心,牵制住敌人,”柴绍答道,“三军呈’品’字形部署,彼此策应,先作防御,然后相机反击!” “哪三军?”“秦王统领中军,齐王统领左军,绥州总管钱武通统领右军。” “看来,这次还是二郎提纲呀!” “是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