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三件寿礼,如此大手笔,朕还真是好奇了。”皇帝吩咐道,“呈上来吧。” 城王躬身应了是,然后开口: “这第一件贺礼,便是臣弟亲自为皇兄写的长诗,并请了京中四大书院的学子们编排成戏目,请皇兄观赏。” 随着他话音落下,早就在偏殿等候人鱼贯而入。 打头的就是朱管家,手里捧着一个长匣子,来到正殿中央,很快匣子被打开,城王将里面放着的卷轴拿了出来。 城王和朱管家一左一右,将卷轴缓缓展开,苍劲有力的字迹顿时出现在众人眼前。 上面正是城王亲笔所写的长诗。 将卷轴奉上去之后,便有四大书院的学子,开始按照这几个月的排练,表演起来。 城王写的长诗,从内容上来看,完全可以概括为永安帝的前半生—— 二十一岁上战场,智勇无双,屡立军功,击退蛮夷,收服失地。 二十七岁掌兵权,振臂一呼,铲除奸佞,诛杀妖妃,肃清朝纲。 三十一岁稳朝堂,改革吏治,完善律法,轻徭薄赋,发展民生。 三十五岁惩贪官,充盈国库…… 直到如今四十岁,大安国已经逐渐摆脱了先帝在时的动荡与贫弱,慢慢地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而这些,都是当今陛下实打实的政绩。 学子们抽取了长诗之中的几个片段,经过加工改编后,变成了歌颂皇帝功绩的戏目。 尤其是“从军行”和“惩贪官”两篇,那是永安帝人生前半辈子的高光时刻,如今活灵活现的被表演了出来。 而在这两篇中,扮演陛下年轻时候的学子,就是顾家三房的两位公子,顾京云和顾京颂。 其实在顾家三兄弟没被赶出西山书院之前,其中一个主人公应该是顾京华的,但因为二房分家,顾京华没能回到书院,因此这名额就落到了顾京云的头上。 虽说永安帝是个明君,但明君也是人,是人就喜欢听好话。 学子们歌颂他年轻时候的功绩,他怎么能不开心?于是,永安帝当场指着顾京云和顾京颂道: “这两个学子不错,风华正茂,年轻有为,有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