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男孩神情沮丧一会儿,很快就又振奋精神,他瞧见平宫千夜脸上的歉意,摆了摆手,故作大人姿态道:“没关系的,人总是要死的,我也一样,你也一样。” “这样一番话很难想象是从你口中说出来。” “这是我爷爷常说的话,他说人从诞生之初就在走向死亡,只是有些人走得快点,有些人走得慢,有些人喜欢抄近道,有些人想要停在原地……” 男孩说了很多不符合他这个年龄的人生道理。 平宫千夜大部分时间只是听着,偶尔才会插几句话。 他并不会觉得这样的聊天是浪费时间的行为,相反,他觉得这样在旅途上遇到一个人,聊了一会儿,讲了一个故事,就是一次很好的经历。 直到太阳快下了山,男孩才止住话头,又吃了两串桑椹,补充一下刚才说话所流失的水分。 “大师,天色不早了,你要到来我们家里坐坐吗?我爷爷肯定会很欢迎你的到来。” “好。” 平宫千夜抬头看了眼天色,是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了。 两人又采摘了不少桑椹,才沿着山道下山。 山脚是一座近乎废弃的村庄,田埂上,树荫中零零散散分布着一座座老旧的房子。 里面升起的炊烟只有一处人家,那应该是男孩的家。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剧,这样的村庄早已经被废弃,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因为怀念儿时生活的家园,而不舍得搬到大城市生活。 这样的选择也挺好。 倘若不需要为金钱而烦忧,对物质要求不高的话,这种地方将是精神家园的沃土。 现代化的城市,是一座可以吞噬人类各种情感的牢笼。 乡村小道泥泞,只能沿着两旁的草地行走,有点滑。 男孩走得很快,虽然偶尔的时候差点摔倒。 进入村子里面,平宫千夜打量几眼,估测这些房子的年龄应该都有50年以上的历史,老得接近腐朽。 一般情况下,当地政府是会对这些危房进行拆除。 眼下这些建筑还在,极有可能是发生了一些事情。 深入村庄里面,平宫千夜发现这里并没有通水电。 或者说曾经有过,只是现在毁坏、弃之不用了。 “我们村子很少会有外人来访,自我记事以来,大师,你是经过这里的第三个人。” 到男孩的家里还有一段距离,男孩就开始给平宫千夜讲述之前偶然经过这里的访客。 其中一个是附近村庄上山捕猎的猎户,因追逐猎物过于深入林子,不小心来到他们这里。 还是男孩给那个猎户指路,他才安全离开。 另外一个,也是一位远游的僧者,身穿破破烂烂的袈裟,神色忧愁,那张脸比那苦瓜的纹路还要苦涩,仿佛下一秒就要开始哭哭啼啼。 那僧人在村子里面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凌晨6点多的时候,就离开村子。 平宫千夜刚想询问有关那位僧人的事情,男孩就止住了话头。 他的家已经到了。 他的爷爷正站在厨房的门口,手里拎着炒菜的木勺子。 这是一位修行之人。 平宫千夜看到老人的第一眼,就觉察到了他的不寻常。 难道是入山修行的苦练者。 山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