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这一切都是秦风赋予的。 周璜和大牛吃饱了饭,全都一声不吭地继续回到上林苑的耕田去干活儿了。 秦风远远地站在上林苑的门口,能清晰地看到耕田里汗流浃背,面朝黄土的无数身影…… 他们全都是底层人民最赤诚的象征。 秦风渐渐地捏起了拳头,他想要带着这些底层人一同走向富裕的生活! …… 内阁。 除了胡惟庸外,其他几名内阁大臣全都围绕在薛祥身边。 曾经的工部就如同一个小透明的存在,对其他部门时常都是卑躬屈膝,甚至有时还是背锅的存在。 可工部自从得到了秦风的视察与点拨后,如今在朝中地位可谓是如日中天。 前段时间,老朱刚刚颁布了旨意,在工部成立了天工院,用于新型火器研究和机械制造。 工部尚书薛祥一跃成为了老朱在内阁里传唤最多的内阁大臣。 见风使舵的官场老油子们,全都围聚在薛祥的身边,都想要让薛祥帮忙与秦风扯上一些关系。 “薛尚书啊,您带着工部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让同僚们都是羡慕不已啊!” “是啊!薛大人如今得到了陛下的重用,今后在内阁不得一飞冲天啊!” “薛大人,能不能替在下和秦社长美言几句,让他来刑部也视察一下?” 薛祥听到这群大臣们簇拥在自己身边,都有些膨胀了。 以前他在内阁,别人对他都是爱答不理,就连向户部求个朝廷拨款,那都得低三下四。 遇到什么问题,他还得赔着笑,强行把别人甩的锅扣在自己头上,不知道受了多少委屈。 如今他终于是可以在内阁里扬眉吐气一回了! 薛祥笑着说:“秦社长日理万机,等他什么时候来工部的时候,我帮你们捎几句话吧。” “薛尚书真是咱们同僚楷模啊!” “这是下官一点心意,专门笑纳薛大人的。” “薛尚书只要能说动秦社长,今后我们吏部能给工部优先安排人才。” 薛祥将那些打点都毫不客气地收入囊中,嘴里还抱怨道:“哎呦哎呦,诸位大人这是做什么?咱都是同僚,互相帮衬不都是应该的嘛?” “不过,秦社长到底会不会去诸位大人的部门,那可都得看秦社长心情啊。” “咱就一个人微言轻的工部尚书,还得看秦社长的脸色行事。” 内阁大臣也没怎么为难薛祥,直到老朱和朱标进了内阁之后,诸位大臣才渐渐地恢复到了往日的稳重模样。 内阁建立之后,朝中大小事务办事效率提高了不少。 大臣们都没有了懒政的情况,都变得兢兢业业。 老朱一进入内阁,内阁大臣们全都鸦雀无声。 他这次来内阁,就只有一件事情要宣布。 “咱今天商议政务之前,就先立个有关内阁的规矩。” “今后咱们内阁,一年选拔一回,要学会居安思危。” “你们不要以为进了内阁就完事大吉,咱随时都有可能扯了你们,换上其他的大臣进来。” 听到老朱的话,内阁大臣们顿时陷入了议论纷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