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再寻-《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第(2/3)页

    至于把分拣的工作让其他地市或转运处承担,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

    再怎么讲奉献,那也是在本职工作以内。

    除非上面重新划分职责,但这条路已经堵死了,方圆早上转述了:“有困难自己克服一下”。

    上面定了调子,接下来只能在押运科内部来解决。

    再看规章制度,在唐植桐看来挺毛糙,也很有意思,什么时候持枪警戒跟邮袋有关。

    押运科经常碰到的邮袋一般有三种。

    第一种是白帆布材质的邮袋,用来装国内普通邮件,上面印有袋号、年号,楷体、阿拉伯数字,这种邮袋是数量最多、最常见的。

    第二种是特快邮件用尼龙袋,一面白、一面红,一般装挂号信一类的东西,需要当面交接给收件人,需要签收的那种。

    第三种是机要邮袋,白帆布材质,但印有红白相间竖条,碰上这种邮件,交接时就得打起精神来,总得有一个睁着眼扛枪值班。火车开起来能放松些,时速能有个六十公里,谁还能扒邮车?即便是抓住门,也打不开,里面锁着呢,除非随身携带电气焊、氩弧焊。

    可能有人说,邮车就没有窗户吗?邮车是有窗户的,但外面有一层铁丝网……

    看到中午时分,唐植桐依旧没有头绪,但人是铁饭是钢,总得吃饭。

    中午时分的押运科食堂是最热闹的,人最多,有休班住宿舍的押运员、有行政人员,还有分拣员。

    自从方圆和高立德规劝唐植桐来食堂用饭后,唐植桐就自觉地带了饭盒,有额外的食用油和料油,味道上了一个台阶,五分钱花的划算。

    至于刷饭盒的问题,唐植桐吃完会打上两勺汤,一咣当直接喝掉,没油水脏不到哪去,塞空间带回家让妹妹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