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凤珍不知道嫂子的过往,听静莹这么一说,难得的开口问了一句:“嫂子,你观礼的时候什么心情?” “当然是激动了,夸张点来说就是心潮澎湃,生死置之度外。 我记得有一回国庆节,好像是56年。 刚开始天还好好的,等阅兵式过去后,十一点来钟吧,群众游行的时候,天就开始下起了小雨,雨越下越大。 我们就那么站着,手里举着自己做的花,喊着口号,一直坚持到游行结束,没有一个人喊累,也没有一个人早退。” 小王同学笑笑,对凤珍与敬民的态度迥然不同。 “不是,你参加过几次?”听了这话,唐植桐为之侧目,感情小王同学不止参加了一次“观礼”? “好几次。”小王同学调皮的跟丈夫眨眨眼,愣是没说次数。 唐植桐一瞅这架势,得嘞,回去上家法吧,棍棒之下肯定能让小王同学吐出点什么。 吃完饭,几人出了太庙,由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南门来到了长安大街。 游行已结束,大街上难得交通拥堵了一回,不少前来游园的游客和参加游行的群众还没有散去,三三两两的往返于广场和城门楼子之间。 唐植桐留意到不少人拿着相机拍照留念,又看了一眼城门楼子上的大幅照片,遂跟小王同学提议道:“咱一起照张相吧?” 城门楼子上不是每天都挂照片,眼下只有五一、十一两个重大节日才会悬挂,日常悬挂是从66年8月开始的。 “行。”看着弟弟妹妹期待的眼神,小王同学点了头。 哪怕对于王家来说,照相也是件稀罕事。 联系摄影师傅的工作由唐植桐负责,唐植桐观察一下,就有了目标。 虽然可以把拿着相机的人称为摄影师,但并不是所有的摄影师都是照相馆的工作人员,既有人家自备相机出来玩的,还有报社的摄影记者。 唐植桐用来区分摄影师的标准很简单,那些跟游客交流、拍照后不仅不跟游客走,而且留下的就是照相馆的工作人员;那些拍了照跟被拍人一起离开的就是出来玩的一家人;而那些谁都不搭理,举着相机一门心思构图、抓拍的则是摄影记者。 为了防止被骗,唐植桐甚至要求摄影师出示了一下工作证件,惹得摄影师有点不高兴,瞧不起谁呢?自己至于为了这三瓜俩枣的行骗吗? 交完钱,选好角度,列好队,拍完照,唐植桐留下了自己的单位地址,照片洗出来后,照相馆会给邮寄过去。 广场上除了人,还有此次游行中展示的部分牌牌、模型什么的。 五一还不到年中,除了各行各业展示发展成就以外,还有部分表决心的,诸如保证上半年完成全年计划的一半,今年誓要超额完成全年生产计划什么的。 很有教育意义。 唐植桐领着王敬民,小王同学牵着凤芝,凤珍、静莹在后面跟着,在广场外围简单看了一下。 “咱回家吧,我教你们怎么折花,‘观礼’的时候每个学生手里都得带上至少一枝花。”因为人实在太多,小王同学怕走散,索性提议往回走。 唐植桐瞅瞅人群,人确实不少。 从早上开始,这边就封了路,为游行做准备,游行结束后,这边才重新开放。 瞧这上人的速度,唐植桐觉得可能晚上也会有人在这边流连忘返、聚集庆祝。 也许是从群众的热情中看到了需求,也许是为了不阻碍交通,从62年开始,庆祝活动改为集中在夜晚举行,焰火晚会也由此拉开了帷幕。 “好!”小王同学的提议得到了一致赞成,即便是看不到主席台,但能参与其中看到那副大照片啊!哪个小朋友能抵得住这种积极进步的诱惑? 唐植桐知道小王同学说的这种花,就是拿在手里“摇啊摇”的那种手摇花。 站在长安大街两侧就是点缀,上万名学生站在广场上就是一片花的海洋,每次集会都少不了这个项目。 小王同学负责教,唐植桐就得负责折做“花”用的树枝。 当着家人的面儿,也没法用外挂,好在南池子大街的槐树并不高,唐植桐一个“摸高”动作就能拽住树枝,然后折下来备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