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1拔晚了-《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第(2/3)页

    “我前两天开了好几天会,听了一些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有些档案馆改进了记档方式,将现有的材料充分利用了起来。

    我琢磨着医院是不是也能借鉴一下?

    人吃五谷杂粮,生的病无非那么几种,如果有文字性的东西留下来,不仅可以单纯的当成工作成绩的体现,还能当成教学材料,甚至是可复制的治疗经验。”

    现在没有大数据的概念,唐植桐把前阵子文教群英会上听来的档案管理经验往医院上一套,开始给吕丽娴画饼。

    至于她信不信嘛,唐植桐左右不了,提完设想立马走人,管杀不管埋。

    缴费、拿药,一气呵成,缴费的收据要收好,等回单位的时候报销用。

    正巧赶上药瓶见底,大夫连瓶子一块给了唐植桐,这下连问药名也省下了。

    唐植桐在把药放进挎包前,瞅了一眼药瓶,字迹清晰好认,上面印着维生素B6,嘿,上海新亚产的,这是国产化了?

    有了维生素B6,唐植桐就不盼着叶酸片剂了,那玩意晚了去了,现下压根没有,不过吕大夫若是听了自己的,给婴儿早点建档,说不定能早点发现叶酸与胎儿畸形、异常之间的关联。

    虽然没有叶酸片剂,但食补还是得零零碎碎安排上的,无论是绿叶菜,还是动物肝脏,甚至是水果,叶酸的含量都不算少。

    嗯,小王同学的嘴有福了,能吃到以往不常吃的东西了。

    跟保卫科的同志道了谢,唐植桐骑上自行车先去了妇联。

    市产院与妇联离的并不远,十来分钟就到了。

    唐植桐立好自行车,抱着风扇径直去了叶主任办公室:“妈,风扇改好了,给您送过来体验一下。”

    在科研班和霍效平的努力下,风扇插上电源后,不仅启动动静小了很多,风力也更大了,左右摇摆起来感觉整个屋子都凉快了不少。

    “不错,果然比以前好很多。以前照着人吹,时间长了人受不了,挪开又热,这么一改好多了。”叶志娟体验了一会,对成果相当满意。

    “嘿,那您拿给厂家那边参考一下?这种会摇头的风扇能赚外汇。”唐植桐对这种风扇很有信心,信心不仅来自于摇头的设计,还有历史数据参考。

    如果不是自己鼓捣出摇头风扇的话,这种风扇还得等几年才会生产,而且会在1965年的广交会上大放异彩,搭载定时装置与60°-120°广角送风技术的摇头扇斩获32万台外销订单,占当届小家电展区成交额的47%。

    至于定时嘛,唐植桐这次没提需求,总要给厂家那边留点创新空间。

    如果他们创不了新,那就等这种风扇大卖之后再找机会升级,又能带动一波升级后的创汇,美滋滋。

    “行,那就先放这,回头拿给风扇厂看一下。”叶志娟满口子答应下来,女婿极少肯定的说某种产品能创汇,看来他对这种风扇非常有信心。

    相比较识字图书、练习题,叶志娟更喜欢摇头风扇这种发明,能创汇,各单位能分润的多,积极性也高,协调起来阻力小。

    “好嘞!那我去找小琴姐项目交割。”唐植桐没再提家里没有风扇的事,任由风扇在叶志娟办公室辛勤的摇着头吹风,掉头去找苗小琴。

    苗小琴这边更好说话,收下保温箱项目剩余的钱和票据就完了,一点都不核查,不过也有坏消息:“你上次关于草帽的设想被外贸那边否了,他们不同意占用广交会的展台。”

    “没事,回头我再想其他点子。”听到这个消息,唐植桐一点都不失望,甚至有些喜悦。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局限性,外贸那边看不到草帽的市场,正好说明上面做主的人不是穿越的。

    既然不是穿越的,那就没法看清自己的骚操作,自己所有的搬(抄)运(袭)都是原创!

    “暂时只能这样了。”苗小琴看唐植桐没有失望,也松了一口气,他之前所有的想法都能展开,就这次出师不利,可以说外贸那边不看好,但换个角度就是自己工作不力。

    “小琴姐,我妈跟你说庆功宴的事情了吗?”与草帽相比,唐植桐更关心物资的调配情况。

    “说了,你几号用?我去协调,这次肯定出不了岔子。”

    “我打算这个星期天在邮电学院食堂开,一早过来拿可以吗?”唐植桐已经跟魏之桢约好了,食堂出大师傅和场地,不用自己动手。

    “可以。你们多少人?”苗小琴盘算下时间,完全来得及。

    “按照三十人准备吧,富裕着点。”能光明正大薅羊毛的机会不多,唐植桐打算让科研班的同学们尽兴。

    “行。”苗小琴笑笑,没有点破唐植桐那点小心思。

    “那就拜托小琴姐了。”唐植桐双手合十朝苗小琴晃了晃,成年人之间的默契能给人带来愉悦感,话不用说透,事情就能安排的很妥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