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5打死都不说!-《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第(2/3)页
若是周围围着人,这个局就不太好解了,恐怕只剩下唐植桐跪回去,这一条路了。
“漫苍,男儿膝下有黄金,只可跪天跪地跪父母,你不能再有下一回了。”唐植桐将谷漫苍扶好,弯腰给他拂掉膝盖下的浮土,郑重的说道。
“唐老师,我就是……我就是……实在没有别的方法感谢你了。”谷漫苍泪水涟涟,他也知道下跪不好,可大恩大德摆在这里,自己真的无以为报。
“我要是真图报答、感谢,就不会帮你,早回头找那些有东西回报我的了。行了,把泪擦擦,回头买张票,等放假就回去一趟。”唐植桐拍拍谷漫苍的肩膀,一副知心大哥的形象。
眼下四九城不仅很难换到全国粮票,就连客运口也加强了管控。
旅客为了旅途中果腹,带一些能直接食用的干粮,这是允许的,但严禁携带原粮、面粉、大米、玉米面等未经加工的食材上车。
邮政口也出了相应的规定,将粮食列为重点管控名单,要求各邮政局在收寄邮包时务必查验。
据唐植桐了解,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是那么的严格。
如果邮寄人说自家母亲得了重病,里面的点心是寄给老人补身体的。
面对这种孝心,工作人员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收了邮费,盖上戳就寄走了。
但也有一个前提,不能太过扎眼,两三斤还凑合,再多就不行了。
唐植桐知道谷漫苍老家的情况,打算帮他多搞一些玉米,因为量大,所以不方便直接从押运列车直接寄走了,省的单位的人以为自己能轻而易举的搞到粮食。
如果通过呼家楼邮政局,倒是能少量多次,但包裹到了谷漫苍老家,很难不被有心人发现或者截留。
最稳妥的方式,还是谷漫苍自己背回去。
“嗯嗯。我听同学说上火车不让带粮食了,这个怎么办?”谷漫苍一边擦泪一边点头,眼瞅着就放假了,不少外地的学生都盘算着节衣缩食,把自己的定量买成干粮带回去,所以对坐火车的规定打听的都很清楚。
“这个你不用操心,我帮你想办法把粮食送上车,这事你谁都别告诉,嘴严一点。”唐植桐既然想帮谷漫苍,就早已考虑到这个问题。
对别人来说可能有难度,毕竟上火车之前,工作人员都会逐一检查旅客的行李,但对唐植桐来说不是难题。
到时候肯定不能让谷漫苍走正常的安检渠道,自己陪着他从押运处进押运车厢,待火车开到四九城车站时,把押运车厢的门一开,让他进到旅客车厢,找到自己的座位一坐,只要他不打开自己的行李,就不会有人知道他带了什么。
至于谷漫苍带的粮食,肯定要说是他自己平日里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量有点大,所以从押运处行个方便。
押运员隔上一阵子就得路过一次豫省,那边的情况对他们来说并不是秘密。
人都是有恻隐之心的,既不用自己出粮食,还能帮到当地困难群众,只要是正常人,肯定不会拒绝。
至于押运车厢不得进外人的规定,不是有自己陪着做担保吗?
“谢谢唐老师!”谷漫苍用胳膊抹了一把眼泪,眼睛红红的,给唐植桐鞠了一躬。
“行了,快回去吧,路上调整一下情绪。我得去单位了。”唐植桐看了一眼手表,今天星期一,得照例过去处理一下单据。
唐植桐这边看着谷漫苍进了宿舍楼,正要去推自行车去押运处,就听见魏之桢喊自己。
“魏老师,瞧您热的,满头汗。那边凉快,咱去阴凉地说。”唐植桐很注意对魏之桢的称呼,有外人在场的时候都是魏科长,两人私下里都是称“老师”,师生关系一下子就建立起来了。
“小唐,上午的时候,你说你能找到厨师?”来到阴凉地,魏之桢从口袋里掏出手绢,在自己脑门上擦了一圈,开门见山的问道。
“嗯,我认识技工学校的老师,那边是整个四九城厨师考级的定点单位,只要是有点理想、想评级涨工资的厨师都得去那边考试。老师手里有大把的名单,找个在家待业的厨师应该不难。”唐植桐表现的很自信,实则在心里给自己补了两条后路。
如果实在找不到,就去找麻三哥,看看他的同门师兄弟有没有想过来的。
如果还找不到,自己就去求马大爷。
供应马上要压缩,马大爷没有退休金,老在家下棋也不是那么回事,出来发挥一下余热,每个月赚上几十块钱,既能补贴家用,还能减轻子女的负担,可谓一举多得,不过为了马大爷身体着想,这个选项放在最后。
“好,那你就找找看,尽快过来上班。”魏之桢表现的很迫切。
“行,那我现在就去。不过,咱学院想要找个擅长做什么菜的厨子?”唐植桐一听这话,知道姓黄的完了,但没有着急打听内幕,而是问起了邮电学院的需求。
“鲁菜吧,这个不挑口,都能吃。”魏之桢稍加思索,回道。
“行。那学院这边能给开到多少钱?我心里好有个底儿。”唐植桐对魏之桢的回答并不意外,四九城这边的菜系一向是以鲁菜为主,其他菜系并没有占据主流,在解放后,随着祖籍各异的人员进城,各地的厨师、餐馆才开始了稍大规模的往四九城聚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