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内心焦灼煎熬的工头老李-《我能看到物品价格》


    第(2/3)页

    当然,药神基金的钱是绝对不能动的,可即便如此,彩蝶也赚了10个亿。

    傅松叫来余山:“之前我让你联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情况,现在怎么样了?”

    药神基金截止到现在,已经收到了将近20亿的捐款。

    而该基金成立开始,傅松就让余山以“你该吃药了群”为基点,尽可能多的找出这些患者。

    然后再根据这些人的经济情况进行筛选,给予不同帮助。

    余山拿来一叠资料:“傅总,截止到目前,我已经联系上了2451个患者。

    其中有一半都因为这种病家徒四壁,除了274个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的,剩余也都不太乐观。”

    傅松皱眉:“这么严重?”

    “对啊,它就是个吞金窟,加上联牧医药高昂的药价,再多的钱都不够填啊!

    其中最典型的是一个叫苗苗的女孩,他父亲本来拥有百万身价。

    但就因为她的病,房子、车子都卖了,吃顿肉改善下生活都是奢侈。”

    啪!

    傅松气的一巴掌拍到桌子上:“那个刘旭东真不是东西,把他送进去简直太便宜他了。”

    余山道:“傅总,其实关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现在有个好消息,国家已经决定讲这种病纳入医保。

    也就是说,以后大家买药,花费会降低一大半。”

    “这是好事啊!”傅松精神一震。

    思索片刻,他对余山道:“我想建一个制药厂。”

    “制药厂?您不是有春晖制药厂了吗?”

    傅松摆摆手:“你误会我意思了,我想以药神基金的名义,建立一家制药厂。

    这家制药厂完全是公益性质的,除了生产‘甲磺酸’,还要研发其他疑难杂症的特效药。

    嗯,它就叫仁心制药厂。”

    余山皱起眉头。

    他明白傅松的意思,但公益性质的制药厂问题有很多。

    比如药品的定价,虽然主打公益,却不代表着白送,不然绝对乱套。

    还有就是怎么运营?

    作为第一家公益制药厂,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

    就在傅松和余山,为这个他一拍脑门想出来的创意头疼时,龙城·云鼎建筑工地。

    老李已经三天没合眼了。

    让他如此焦虑,只有一个字:钱!

    在这里辛辛苦苦五个月,愣是一分钱都没见到。

    但它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隔壁王家村的王木匠带着村里人在另一个工地忙活半年,结果开发商卷着钱跑了。

    半年的钱啊,如果是王木匠一个人的还好。

    但全村一百多个劳力,全都指着这点钱过日子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