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欢迎收看今天的特别报道,今日燕京时间上午十点二十分,在海德拉巴举办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仪式圆满成功。” “仪式上国际数学联盟主席罗特尔,揭晓了本届菲尔兹奖获得者名单。” “其中我国箐华大学数学院教授徐源,成功获得菲尔兹数学奖。” “这也是国内首次有人获得此奖项,彻底填补了我们数学领域在国际奖项上的空白。” “接下来请看详细报道……” …… 对于徐源获得菲尔兹奖的新闻报道,这个时间正出现在观看新闻的每户家里电视中,极大增加了民众的自信和骨子里的骄傲。 而与此同时微博贴吧上,针对报道的内容网友们也在积极讨论。 徐源这两个字作为词条牢牢霸占热搜榜首。 哪怕是最当红的明星,也只能排在下面,且粉丝不敢有任何不满。 “别人登上黄金档新闻难如登天,徐教授却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这就是作为国内最厉害天才的排面。” “这次居然单独报道了十五分钟,不知道多少人要羡慕坏了。” “尽管放心好了,你要是能拿个菲尔兹奖回来,照样能上新闻被报道。” “徐神牛逼。” “谁说徐神要放弃数学了,新闻上明明说还要证明世界数学难题呢。” “你们说徐教授是不是正在研究千禧年大奖难题?” “有这个可能,刚好最近没有数学方面的论文也能说的通了,毕竟想证明千禧年大奖难题没那么简单。” “作为数学人可太期待了,最好是能证明霍奇猜想让代数几何和拓扑学建立联系。” “我有一种直觉,或许用不了多久,徐教授就能解决千禧年大奖难题。” “众所周知这么长时间没有数学上的动静,那肯定是在憋大招。” …… 因为一段徐源的采访内容,使得大家又再次期待了起来。 希望能看到徐源证明千禧年大奖难题。 尽管徐源如今在其他领域也有不错的建树,但毕竟是数学专业出身。 如果不能证明一道千禧年大奖难题,如何能称得上真正进入数学最高殿堂。 并且要说继佩雷尔曼后,谁能再次证明余下的六道千禧年大奖难题。 那么相信大家脑海中第一個蹦出的名字便是徐源。 值得一提的是,这段采访除了在国内报道外,还被总台发布到了国际新闻频道。 算是给海外的数学家传递一个消息。 徐源并不会放弃数学研究。 不过有不少海外数学家,以及像霍尔特这样的数学期刊主编编委,哪怕看到这段采访后,依旧对徐源不抱有多大的希望。 认为要证明千禧年大奖难题,实在是太难太难。 主要无论放弃不放弃数学,精力分给了其他学科领域是不争的事实。 在这种情况下,能用于数学的时间就会减少。 自然大幅度降低证明千禧年大奖难题的概率,基本没希望能成功。 位于麻萨诸塞州剑桥市的克雷数学研究所,这两天威尔斯的状态不怎么好。 想到自己这辈子或许都没发看到,千禧年大奖难题被再次证明,情绪便显得非常低落拿不起精神。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