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要知道对绝大多数科研人员来说,因为各自擅长的领域不同。 基本都是选择科学院和工程院加入。 同时进入两个院的两院院士,数量是非常少的。 更不要说还是两个院同时提名。 尽管他们也知道徐源在航空航天上的成就,但既然提名了科学院院士,工程院方面应该要晚上几年才对。 结果竟是一同提名。 这份殊荣哪怕马智明作为一位资深院士,也难免会感到羡慕。 至于旁边的唐时宏,他提名后并未成功入选,对徐源这种情况根本想象不到。 当然能徐源入选科学院后,他再提名入选的希望就比较大了。 师凭生贵嘛。 “说实话现在连我都开始有些羡慕了,同时提名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 “基本上很少能见到。” 马智明将目光投向徐源脸上堆着笑容说,这时并没有掩饰眼神中的些许羡慕。 他可是非常清楚,别人提名或许就只是提名。 但徐源不一样。 基本就代表着入选院士。 接着许崇兴也猛然反应过来,明白马智明在这里敢情是告知徐源提名科学院的事。 心里面同样有着不小的惊讶。 毕竟他只知道徐源提名工程院院士,对于还同时提名了科学院院士并不知晓。 很快待镇定下来后,他这才接过话茬往下说。 “无论科学院还是工程院,都是对你水平的认可。” “我很期待看到一位最年轻的两院院士诞生,相信到时候会非常轰动。” “谢谢许院士。”徐源很是谦和的点点头。 马智明也同样伸手拍了拍徐源的肩膀:“我们大家都等着这天。” 说到这里马智明和唐时宏也不再迟疑,和许崇兴又打了声招呼便急匆匆离开。 明显心里一直在挂念大会的事情。 当办公室门口只剩下徐源和许崇兴两人,原本徐源是想邀请许崇兴到办公室坐,但最终许崇兴并未选择独自留下来。 同样说了两句便暂时离开。 直到办公室内只剩下徐源自己,才见他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 回味着刚才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越发认为自己今天是四喜临门。 当然他可没有被这么大的喜悦冲昏头脑,没多久便又恢复到了平时的状态,按照先前确定好的计划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数学界这边的动作非常快。 之后没几天便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公告,面向全球数学界宣布,将在一月下旬燕京国际会展中心内,召开新的数学交流大会。 整个大会为期一周时间,除会有徐源现场对霍奇猜想进行报告。 还将和克雷数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百万美金奖金颁奖仪式。 同时现场为徐源颁发沃尔夫数学奖。 无论哪方面的噱头,怎么看都要远远高于国际数学家大会。 此消息一经发布之后,沃尔夫基金会和克雷数学研究所也先后发文回应。 证实了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可以说直接在当天,便在数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让很多数学家学者激动不已。 尤其是国内的网友,他们还是首次知晓徐源获得了沃尔夫数学奖。 作为和菲尔兹奖齐名的数学奖项,看到又被徐源轻松收入囊中。 自然是全场欢呼沸腾。 几个相关热搜很快到达榜首,引起大量网友加入讨论留言。 “徐神又拿到沃尔夫数学奖了,好耶!” “还真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消息,听说沃尔夫数学奖含金量并不比菲尔兹奖低多少。” “关键不是沃尔夫基金会主动来燕京颁奖嘛,这种情况可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只能说现在咱们的徐教授实在太有排面了。” “国际数学界对徐源的重视程度提高,也标志着国内数学界有了更高的权威。” “真要发放百万美金奖金了吗,虽然和我没关系却非常期待是怎么回事。” “等徐神拿到沃尔夫数学奖,再把阿贝尔数学奖搞到手就实现数学奖项大满贯了,达成这种成就的全球都没有几位数学家。” “怕是这次大会的场面,要比上回更加盛大。” …… 相比较互联网上网友的评论,海外数学论坛里面更是远比平时热闹。 对于数学家来说,相比较自己研究霍奇猜想,去现场听徐源的报告,那绝对能称得上是事半功倍。 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 关键这种机会很少。 因此得知燕京又要举办交流大会,期间还有徐源的霍奇猜想专项报告后,海内外很多数学家都蠢蠢欲动。 就连先前没有出席数学家大会的著名数学家,此刻都产生了参加交流大会的想法。 并且纷纷在社区表态。 “偶买噶,这实在是太棒了,我做梦都想听到徐教授的报告。” “以我的数学水平研究徐-霍奇定理太吃力,如果能听到徐的讲解,或许能够让数学实力有一个显著提升。” “我想这场交流大会肯定非常热闹。” “这届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太平淡了,数学界确实很需要一场更盛大的交流会议。” “我曾参加过数学学报举办的交流大会,感官上要比数学家大会强上许多。” “对于这场属于数学界的盛会,我感到很期待。” “能够见证克雷数学研究所首次把奖金发出去,还外加着沃尔夫数学奖颁奖,这场交流大会确实值得参加。” …… 新泽西州。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休闲凉亭下,德利涅坐一张圆桌旁,面前放着一杯咖啡。 手里拿着报纸边看边喝,整个人难得的放松。 这段时间他都在论证徐源的霍奇猜想,并且最终证明其结论成立。 徐源确实找到了那个特殊条件,使得代数几何和拓扑学之间建立了联系。 这点和国际数学联盟,以及克雷数学研究所相同。 因为他对徐源非常相信,从看到霍奇猜想被证明的消息时,便认为徐源的结论肯定是成立的。 否则徐源没有这种自信的话,那肯定不会公布。 所以当论证结果在他草稿纸上出现时,他所有的只是欣慰和脸上些许笑容。 不过论文中他也有几处地方,想要和徐源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 想知道徐源当时的思路和想法是怎样的。 原本他还是想通过邮件的方式,但今天却碰巧看到徐源要进行报告的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