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尽管只是一个新成立的数学奖项,和国际上知名的数学奖项没法比,按理说不应该这么激动才对,但因为加上了徐源的名字,情况那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何况等下还会由数学界公认的数学大师,徐源来为他们颁奖。 尤其是张益唐,他因为年龄方面的问题,虽说在数学界属于大器晚成。 但像菲尔兹奖这样存在年龄限制的奖项,已经失去了获奖的资格。 如今能获得首届徐源数学奖,也算是弥补下遗憾。 只能说当初设立徐源数学奖的时候,主要还是为了数学学报,保证学报能有源源不断的优质论文,吸引住世界上的那些知名数学家。 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数学学报的影响因子,始终保持着数学领域顶刊地位。 马智明并不知道台下三位获奖者,此刻的心情,他的演讲并没有持续太久,不多时按照流程,也终于来到了最期待的获奖名单揭晓环节。 “本次在我们编委会的多方审核研究下,为首届徐源数学奖决定出三位获奖者。” “下面请看他们的名字。” 讲台上随着马智明的话音落下,现场观众的目光也被前方大屏幕所吸引。 能看到屏幕中的画面发生了变化,浮现出三位数学家的照片和名字。 并对其获奖的数学成就,在后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待大家消化着这个消息的时候,台上马智明脸上堆着喜悦笑容。 继续往下面讲: “接下来让我们有请数学大师徐源院士,来为获奖者颁发奖章和证书。” 话音还未完全落下,便见张益唐三人站起身,共同来到讲台上,面对台下的注视和摄像设备。 徐源则从后台上来,从旁边的礼仪小姐手中,接过奖章和证书颁发下去。 “祝贺你们。” 今天他还特意穿了身偏日常的衣服,为的就是不跟获奖者抢风头。 最终在徐源和获奖者合影留念后,这场颁奖仪式也算是圆满成功落幕。 后续则是相应的报告交流会,全程只会持续三天的时间。 而国内总台以及华新社青年报,等有实力的媒体也都第一时间,对首届徐源数学奖的获奖结果,进行了详细的新闻报道。 网友们本来就期待着,首届徐源数学奖的颁发,这时自然迅速点进去查看。 发现三位获奖者名单中,国内数学家居然占据了两位名额,并且还都是货真价实实至名归,对此心里面也都非常激动。 因为这说明国内数学界是进步着的,其他数学家也都在努力提升水平。 并非单靠徐源自己撑着。 获奖的事很快登上热搜榜首的同时,也有很多人留言评论。 对徐源数学奖的发展前景充满期望。 “居然有两位国内数学家获奖,这让我看到了明显的提升。” “好激动啊!” “无论是孪生素数有了新进展,还是用拓扑学方法证明代数几何问题,都有获得这个奖项的资格,事实证明徐源数学奖的设立是成功的。” “希望徐源数学奖的含金量,能够像这样继续给保持下去。” “恭喜首届徐源数学奖圆满成功。” “感觉现在学习数学也不晚,大家以后都有机会获得徐源数学奖,到时候就也能让徐院士给颁奖了。” “相信徐源数学奖,早晚能超过菲尔兹奖的影响力。” —— 徐源和数学学报的全体编委人员,自然也都看到了外界对此次颁奖的评价,能够得到大家认可,心里面自然也都非常高兴。 为了办好这次的颁奖仪式,这些天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都是值得的。 另外在后面的报告会上,徐源为了对前来支持这次颁奖仪式的,海内外数学表示感谢,特意准备了场时长在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会。 虽说报告会的内容依旧是霍奇猜想相关,却在代数几何和拓扑学领域进行了延伸。 使得这两个领域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系统性。 对于数学家而言,今后再研究代数几何和拓扑学之间的联系,会变得更加轻松方便。 在报告会上,现场数学家也都非常认真,很清楚这场报告会内容的价值。 只能说以现在徐源的数学水平,仅是简单讲上一些深入内容,便能让很多数学家受益良多。 就这样伴随首届徐源数学奖的完美落幕,时间也到了国人最期待的春节。 今年他成功新当选两院院士,创造了科学院和工程院成立以来的记录,连带家乡也感到非常光荣,甚至老家还特意更新了他的单页族谱。 县志上面也同样如此。 面对乡亲们的热情,和县市里领导的邀请,过年他肯定是要回去的。 顺便给爷爷奶奶上坟祭拜,告诉他们自己入选院士的消息。 而当他要回徐寨村的消息传回去后,市里的领导可以说非常重视,并且特意抽了时间亲自前去迎接。 以至于王建安这位县领导,跟在人群中都快找不到说话的机会了。 对徐寨村里的村民来说,教授在他们眼中就已经是天花板的存在,其身份算是还比较熟悉,但院士压根就不会有人去想,所以究竟算什么样的存在不是很清楚。 还是平时负责管理村祠堂的长辈徐二爷,满脸红光的给大家解释着。 尽管他这也是打电话找自己儿子问的。 不过村民们也终于明白,他们徐寨村出了一位怎样了不得的大人物。 可以想象以后徐寨村会如何被周围讨论,恐怕不知道多少人想要住进来。 和徐源这位两院院士成为乡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徐源待在老家的这段时间,固远一高的校长孙学海跑了一趟。 希望他有时间能够回母校看看。 本来这并不算什么事,但学生开学时,他也需要尽快返回燕京。 毕竟金陵第十四研究所那边,张光意院士表面上虽然不再多说,但能够想象心里面肯定很着急。 所以他回燕京后,很快就要前往第十四研究所,完成氮化镓实验。 为此面对孙学海的邀请,他只得推迟下来,不过却写了份给学弟学妹们的新年寄语。 能看出孙学海也没指望自己会成功,要知道院士可都是大忙人。 在这种情况下拿到份寄语,也算是不亏此行,因此走时脸上堆满着笑容。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