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另外明天晚上举行庆功宴,这次必须好好庆贺。” 就在白新周和徐源两人笑着交谈时,任国非也听到了徐源的回答。 同样心中大震。 “超过百分之九十的芯片良品率,并且光刻胶的成本相比信越还下降,或许国内芯片代工的费用会低于海外其他晶圆厂。” 来之前的路上他可谓是考虑了很多,其中便包括代工费用这点。 甚至都做好了,国内代工单价高于海外的准备。 可现在他听到了什么。 似乎还是国内的单价更低。 真要是这种情况的话,那么后续说不定就算是海外的芯片公司,都会选择这点进行代工生产。 直到逐渐拿下全球的订单市场,到那个时候,场面必定非常惊人。 不过他虽然想到了这些,却也并没有多说什么。 只是尽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又过去半个小时。 就在众人开始有些焦急时,突然有人很是惊喜的大喊了句。 “来了!” 闻言大家立刻顺着方向看去,只见赵翔正小跑着便这边过来。 并且手中还拿着份文件。 顿时所有人目光都集中在上面,甚至都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赵翔此刻的心情自然也很激动,没有任何迟疑径直走到徐源跟前,然后把手中的文件递了过去。 “徐院。” “这是芯片检测结果报告,你请过目。” 徐源尽管不止一次想象过这幅画面,但当真正到来时心里还是难掩激动。 在深吸一口气后,伸手从赵翔手中接过报告,打开的同时直接把上面的数据结果念出来。 “经过检测我们的芯片良品率为百分之九十六。” 几乎是随着徐源的话音落下,除已经知道这个结果的赵翔外,其他人尽皆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对这个数据感到非常吃惊。 因为从海外几家晶圆厂公布的数据看,百分之九十六的良品率已然实现超越。 这种数据再加上光刻工厂的效率,以及光刻胶成本等因素,毫无疑问是妥妥的全方位降维打击。 要知道在此之前,国内还面临着无法生产制造高端芯片的困境,为研国产发极紫外光刻机,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努力。 而现在只因一座光刻工厂,不但追赶上国际水平。 还直接超越领先了。 有种跑步比赛时,明明已经超过对手到达终点,却刹不住车继续跑出了一大截。 如果只是研发出极紫外光刻机,或许大家还能够坦然接受。 不会有太大的反应。 但现在实属是控制不住心情。 在经过短暂的大脑宕机陷入沉默后,随即整个房间内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哪怕是已经年龄超过六十的领导,都和年轻人一样欢呼着。 “我们成功了。” “百分之九十六,天啊!” “徐院!!” “徐院!!” …… 到后面传入耳中的声音,便只剩下徐源的名字。 如果不是现场还有那么多领导在,估计项目成员中的青年人,早就把徐源举起来进行欢呼庆祝了。 整个热闹的氛围足足持续了将近三分钟,待欢呼逐渐平息下来时,白新周这才找到机会笑着开口说起另一件重要的事。 “既然我们已经成功具备了高端芯片生产能力,也是该对外公布给大家一个惊喜。” “海外那些家伙可还等着咱们妥协呢。” “等下我就联系各大官方媒体,明天上午对光刻工厂正式报道。” 不过白新周的话才刚落下,便听旁边一位领导给出了不同的意见。 “这么值得高兴的事情可不能只有咱们知道,应该要第一时间和民众分享。” “我提议晚上先在新闻联播报道,明天早上直接把消息传到全世界,让所有人知道以后谁才是半导体行业上的真正明珠。” 说完后更是把目光投向了徐源,并主动征求起徐源的意见。 “对于这个决定徐院士以为如何?” 徐源闻言自然没什么意见,虽说眼下距离新闻开播已经不到一个小时,但在这种程度的事情上,临时紧急播放自然没任何问题。 “我没意见。” 于是随着徐源的点头,这件事也立刻安排下去。 …… …… 晚上6点50分。 燕京。 东三环。 形似大裤衩的总台大楼内,某演播厅内一男一女两位新闻主持人已经坐好,为即将开始的每日联播新闻做最后准备。 可就在这个时候,却见演播厅的房门突然被人从外面推开。 使得栏目负责人的脸色瞬间拉了下来。 “我说多少次了,这时候……” 在节目马上要开始的时候闯进来,很容易就会造成播出事故。 到时候很多人都要问责。 可刚想开口骂人,抬起头看见那张熟悉的脸庞后瞬间蔫了下来。 话到嘴边变成了一句亲切称呼。 “台长?” 闯进来的台长并没有回应,拿着份稿子快速走到那两位主持人身旁。 对其中那位男主持人说: “小康。” “今天紧急插播一条紧急新闻,放在今天新闻内容的最前面,等下由你来进行播报,绝对不能有差错。” 被称作小康的主持人没有任何异议,当即把稿子从台长手中接过。 同时神情变得格外认真。 作为资深专业新闻主持人,像这种紧急插播的新闻并不少见。 但能让台长亲自过来,并且还这么紧张,那绝对是很难见到的。 所以趁着距离开播还有点时间,他立刻认真查看起稿子内容。 接着瞳孔中顿时浮现出一抹震惊。 不过到底是专业主持人,很快他便调整好了自己的表情。 不多时。 当时间来到晚上七点,随着熟悉旋律响起,每日准时的新闻节目也正式开始。 伴随两位主持人说完开场白播报日期,然后镜头便来到了男主持人身上。 “今天为大家报道一则特殊新闻,今日燕京科学城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内,成功实现了7纳米芯片的制造。” “这标志着我们彻底掌握了高端芯片制造技术,不再受海外影响。” “本次实验由科学院院士徐源负责,通过稳态微聚束概念打造光刻工厂……” …… 最终针对光刻工厂的情况,播报了长达十分钟的时间之后,才算结束进入今天原本的内容,毫无疑问今天的新闻起码要四十分钟。 只是尽管报道的还算详细,但因为时间方面有些来不及。 画面只有几张光刻工厂的照片。 并没有相关视频。 对喜欢看新闻的中老年人来说,可能会感觉有些枯燥听不太懂。 众所周知。 近些年来伴随互联网发展,智能手机和电脑的逐渐普及。 还愿意看电视的人数,已经下降的非常厉害。 且剩下的主要用户群体,也基本都是养成习惯的中老年人这些。 所以当有人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在贴吧和企鹅群里分享这件事时。 几乎无一例外其他人都表示怀疑。 认为太过于离谱。 以至于就连群里喜欢潜水的人,面对这种新闻都忍不住公开发言。 “这是从哪听来的谣言,咱们到现在高端光刻机都还没有研究出来,你告诉我建成了光刻工厂,还成功完成了7纳米芯片制造实验?” “估计是自己编的段子吧,光刻工厂,我挺佩服你的想象力。” “都不用看,这绝对假的。” “今天又不是愚人节,孩子这并不好玩。” “只能说脑洞挺大。” “别说什么光刻工厂了,能搞定极紫外光刻机,都已经算牛了。” “哥们谁给你的自信,我都不敢这样吹。” …… 偶然从电视上看到这个新闻的群友,面对这么多人的质疑自然是气不过。 奈何他太过高兴,忘记了用手机录下来,只得打字进行反驳。 “我说的绝对是真的,今天新闻上讲的,项目负责人是徐源院士。” “光刻工厂地点好像就在燕京科学城,听着感觉很牛的样子,谁要是不信就自己去找新闻,估计很快网上就会有消息了。” “反正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高端芯片制造技术。” 群友看到对方说的有鼻子有眼,甚至还搬出了徐源这位定海神针,原本质疑的念头也开始在心里动摇。 于是纷纷切出企鹅群,去网上搜索相关消息,毕竟真上了新闻的话。 这么大的事情肯定会出现在热搜。 而事实情况是,短短两三分钟的时间,群里支持的声音便越来越多。 到后面直接盖过了质疑言论。 从发群里的消息看,完全能够体会到此刻大家心中是何种心情。 “卧槽,这事好像是真的。” “我也看到了。” “太牛笔了,徐院士真搞了个光刻工厂出来。” “虽然看不懂,但确实很强。” “怪不得徐神没有参加光刻机项目,原来是早就有了解决方案,造不出光刻机直接造个光刻工厂,这脑洞简直没谁了。” “这么长时间居然一点消息都没有,直到实验成功才稍微露出风,这也太能藏了吧。” “大家快去网上看,已经上热搜了。” “怎么就只有几张照片,更详细的信息呢,官方媒体咋还不赶紧端上来。” …… 第(3/3)页